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

心理健康 44 0

  (壹)

  我是一名电视心理咨询专家,也曾抑郁过,那是前年春天,和家人在一个重要的事情上有巨大的意见分歧,陷入一种非常不好的状态,近一个月的时间打不起精神睡不好觉,对任何事情提不起情绪,只要闲下来就会想起这件糟心事儿,满脑子里只有一个死钻牛角尖的声音:ta为什么要这样对我!ta凭什么这么对我!

  这两句话不是疑问句,是我内在的愤怒声音,我只给我的丈夫说,尽管他认真倾听,劝我想开点,但是这种劝没一点用,无法改变我糟糕的情绪和状态。

  那阵子觉得活着就那么回事儿,各种事情激不起我的兴趣。不过,我并没有自杀的想法,因为婚姻和日子都挺好,没有活不下去的理由。只是情绪不好,睡不好觉,脸色难看,食欲正常。出门社交并不受影响,工作量恰好也不多,于是有时间在家里各种烦。丈夫和孩子都不敢惹我,不知哪句话会让我怒从心起,烦躁地吼两句,给他们一副臭脸。

  我当然知道自己抑郁了,不想做任何督导,想从职业角度全面体验这种状态,因此任由自己待在这种状态里面,继续着很差的睡眠和很难看的脸色。

  大约二十多天后,有一件事情让重要的分歧升级为一场冲突,对方发来的短信,仿佛是一场突发的八级地震,让我的三观发生巨大倾斜,不得不去面对那些摔碎在地上的我自以为的美好关系。那种震撼和颠覆,是从未有过的,虽然经过长期的心理成长,我已预知彼此会有一次颠覆事件,却没想到来临时,还是不能承受。

  我没有像以往一样沉默或者躲避或者假装没事,而是顺应着自己的内在那个愤怒的声音,第一次没有压抑自己,一反常态地把心底里埋藏了很多年的话说了出来为什么抑郁症。

  没想到,大声说出两句之后,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大哭,眼泪混着那些话,如决堤的水,汹涌而出,听得电话那头的家人愣住了,我第一次不管不顾地哭着诉说着,最后狠狠地第一次用脏话骂了ta,挂掉电话,突然身上没了力气,瘫软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是四十多年来我第一次骂ta,也是我公开使用脏话的开始,在这之前,我是一个不敢公开说脏话的人,任凭别人如何脏话骂我,都很难公开骂出脏话只会在背后悄悄骂脏话发泄一下的人。

  这个电话之后,抑郁情绪快速地离我而去,我不仅恢复了常态,还体会到内心增加了从来没有过的一种自信和坚定。此后再也没有了这种状态,并与这位家人重新建立关系,相处融洽。

  我的这种烦恼的状态很多人经历过,这不是大家说的抑郁症,是一种情绪没有被合理表达,导致心情不好,有心事睡不着觉。这是一种轻抑郁的状态,是一种抑郁倾向,有时会是三几天,有时会是一个月左右,还有的会有三两个月,期间能正常工作和社交,除了回到家里心烦睡不爱说话,睡眠受影响,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

  我经常遇见这样的来访者,一张口就是:玫瑰老师,我有抑郁症。

  我的回复总是:去医院精神科确诊为抑郁症再拿着病历对我说有抑郁症,没有确诊之前,不要给自己瞎贴标签。

  抑郁倾向≠抑郁症,抑郁倾向是一种在原生家庭养育中被教习出来的消极思维习惯,遇见人遇见事情,总是先想不好的一面,天长日久,发生事情之后,只悲观地看到消极的一面,却不能乐观地看到积极的另一面,不能表达出来真实的想法,总是把很多话留在心里闷着。有抑郁倾向的人,是琼瑶笔下的那些女子,宋词里的那些文人,身上总带着淡淡的哀愁,会悲秋,会伤别离,会扛着锄头去葬花,会觉得大声笑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文雅,认为带着一丝忧郁气质才是动人的高贵的。

  抑郁情绪≠抑郁症,它是一个人的众多情绪中的一种,和喜悦情绪、愤怒情绪、焦虑情绪等等情绪一样,是人体自带功能。为人一生,每天需要吃喝拉撒睡,睁开眼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出门是同事同学上下级和路人甲乙丙丁,回家是父母爱人儿女和七大姑子八大姨。都是茫茫人海里的有七情六欲的人,谁要说自己已经修行的没有烦恼没有抑郁没有纠结没有嗔怒心,要么直接送去莲花宝座供起来,要么带去精神科诊断一下。

  如果你能看着小品听着相声笑出来,也能看着电影电视剧哭出来,那么你不是抑郁症,你仅仅是有抑郁倾向的人,是有自我情绪调节功能的人。比如上面我写的自己,把心里埋藏的话说出来骂出来之后,很快就出离了那种抑郁情绪。我的能表达,能骂,能哭,这就是自我调节能力在发挥作用。

  什么样的人是抑郁症呢?简单说,是那种长期心情很差,依靠自身能力无法调节自己的人,即使亲朋好友在身边陪伴劝解,甚至带出去旅游玩乐也无法进行调节的人。

  无法调节者是什么样子呢?他们有哪些表现呢?举例说说我的一位来访者吧,她是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病程断断续续有两年了,去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服药一阵子,症状有所缓解后,家人带着找我进行心理咨询。

  她第一次来到咨询师时,完全没有力气,整个人病恹恹的靠在沙发上,像一个得重病伤了元气的人。在咨询中,我根据她的自述,慢慢拼凑起她最近两年间的好好坏坏,说不定哪阵子状态就不好了,没人惹生气,没什么操心事儿,突然就吃啥也不香,睡觉也睡不好,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是个很多余的人,是个废物,呆在家里哪里也不想去,可是一个人待在家里又害怕,有人陪着又烦,脑袋发木,反应也不如以前,好像有点傻。这样待久了,家人怕她出事,就给她介绍工作,她根本干不下去,不是因为不想上班导致自动离职,就是单位觉得她消极怠工而辞退她。最后,一年半后,家人觉得有必要去医院看看,到了医院门诊,检查一圈没有毛病,医生建议去精神科去检查一下,到精神科检查后,医生说是抑郁症,开了药让按时口服,建议增加心理疏导。

  把她和我对比,你会发现,我抑郁的时间短,抑郁起来还能和家人吵架,接电话会勇敢地骂人,知道自己的状态是哪件事情引发的,知道要为了专业水平提升刻意体验这种负面情绪,能通过骂人大吼倾诉哭泣将自己内在的愤怒发泄出来,回忆也是完整的。这说明我和外界良好互动,有自知能力,这就是一种抑郁情绪,一种抑郁倾向。

  抑郁症患者的自知能力很差,基本上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件事导致了自己的抑郁,从什么时间开始抑郁的,即使说出来,在外人听来也是一头雾水,不认为那点小事能导致抑郁。抑郁症患者不愿意和家庭以外的人进行互动,更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糟糕心情会持续很长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也表达不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人沟通时整个人慢半拍,语速迟缓,神情木讷,反应迟钝,经常自责自罪,总是怪自己不好。对于回忆的叙述,也不完整,还会有时间跳跃式的叙述。

  抑郁症患者平时大都是人群里的好人,对谁都和气客气,对谁也不太说心里话,内心世界很少像人展露,明明是生活在家庭中生活在人群中,却是家人的绝缘体,是人群里的孤岛,始终与人保持着距离,亲密不起来。他们不像我这种能哭能笑能唱能跳能写能画的人,擅长借用各种方法自我表达和他人沟通,会在自己情绪不好时,进行合适的自我调节。

  如果你听说一个平时挺好的一个人得了抑郁症,还做除了疯狂的举动,别奇怪,有部分抑郁症患者的确很危险,比如前阵子新闻里说的那个女人……

  (贰)

  那个女人28岁,傍晚时带着自己的四个孩子出门,老大是6岁女孩,老二老三是5岁的龙凤胎,老四是3岁的女孩。在初秋的冷风中,她举起了斧子,砍 shi 了四个孩子,自己喝下nong药,和四个孩子横七竖八地仰面躺在山路边的草上。她父亲半小时不见闺女带孩子回来吃饭便出门寻找,看见这一幕后叫来奶奶。

  奶奶哭着问她:你怎么干出这种事?

  她说:不要管,说了你也不懂,村子里有人要告我,我被逼得huo不下去了。

  最疼大重孙女的奶奶哭着问:你怎么不把一fan留给我?

  她说:哪怕长到了十七八岁也要被处理掉。

  三个孩子si了,她和大女儿被送往医院抢救,抢救中,她一直说:不要救我。

  深夜,大女儿和她相继si亡。

  娘儿伍个的葬礼后,她的丈夫在小树林里喝nong药 自 sha了。

  这个四代同堂的八口人家,就这样剩下了两口人,一个是她的奶奶,一个是她的父亲。

  村里人说她的奶奶有点强势,年轻时候是家中独女,按照习俗招了上门女婿,生下了儿子和四个女儿,奶奶的丈夫就因家庭琐事争吵不休而离家出走,再没有回来。奶奶的小女儿出嫁后,因故 服 毒 自 sha。

  她的父亲和奶奶一直生活在一起,父亲娶妻生两女,她是老大,在11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父亲留下了她,将妹妹送给村里人抚养。

  19岁左右,她和邻村一男子相亲,准备招上门女婿,奶奶认为对方配不上她,这亲事没成。第二年她招了一个老实不爱说话的上门女婿,成家后第二年,由于家庭琐事闹矛盾分家,她和丈夫父亲一起生活,奶奶自理吃住,唯有父亲可以在奶奶和她之间,两边吃饭。

  她的丈夫农闲时在外面打工,以前是每月赚两千元的建筑工,最近半月刚找到离家近的每月三千元的养猪场工作,先预支了半个月工资,1450给孩子交学费,50元留着自己花。

  亲戚曾亲眼看见奶奶和她丈夫在去年春节过后的正月里争吵,奶奶抄起鞋垫反复扇了几下她丈夫的脸,她丈夫并未还手。亲戚看不去,也扇了奶奶几个耳光,从此不再来往。

  村里人说她 砍 si 孩子的那天中午,奶奶炖鸡,只给大重孙女吃,另外三个重孙子孙女在门口看着。

  村里人说,3年前她家被取消了低保。

  村里人还说,6年前她丈夫拉回来的砖还堆在那里,奶奶不让翻盖旧房子,说翻盖了之后,房子就变成入赘女婿的了。

  记者采访中看到她家房子非常破败,家里有3头牛,3只奶山羊,12只鸡,17亩地,一些家用电器。

  警方在走访中发现,她几乎没有朋友,她的父亲有时说话混乱。

  警方还发现,被 sha 现场,四个孩子没有反抗痕迹。

  这不是一个人为编造的故事,是2016年8月26日傍晚发生在甘肃省康乐县景古镇山阿姑山村的一桩can 剧,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 * *,她生活在大山里,读过两年小学就不上了,手机里存着三个人的电话:丈夫、妹妹和17岁的表姑。28年来,她的活动范围就在家附近,最远走一个小时去过镇上。惨剧发生后的那天晚上,三个孩子 si 在村里,6岁的大女儿 si 在县城医院,她被送往兰州抢救,最后 si 在兰州,就地火化。

  于是,兰州,成为了她一生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以 si 亡 的方式,离开家乡,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叁)

  写下上面最后的那一行字,我的眼泪突然冒出来了,这一刻的蓦然酸楚是因为我想起来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里提及农村 自 sha 率 比城市高,农村妇女的 自 sha 率 占农村 自 sha 的首位,喝 nong 药占农村妇女的首位 自 sha 选 择,家庭矛盾是 自 sha 的首位原因。

  喝 nong 药的杨* *不知是不是因为家庭矛盾而 自 sha,对她的指责,我说不出口,只是痛惜这场惨剧,更痛心四个无辜的孩子,毫无反抗地成了她的陪葬。

  随手搜百度新闻,关键词是:自 sha sha 子

  2014年同类新闻有4条;

  2015年同类新闻有3条;

  2016年的相关新闻有:

  2016年3月31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一位年轻的母亲 砍 sha 4个月的孩子,自 sha 后被救。

  2016年4月15日,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44岁母亲 sha si 11岁儿子后 自 sha。

  2016年5月5日,台湾新竹县30岁母亲 sha si 3岁和4岁幼子后 自 sha。

  2016年5月20日,江苏省淮安市21岁的母亲 sha si 3岁和1岁半的幼子后 自 sha 被救。

  2016年7月5日,日本千叶县38岁母亲 sha si 10长女8岁次子 砍 伤 4岁三子后 自 sha。

  这些新闻显示:母亲 sha 子 并 自 sha 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是抑郁症导致的。

  这让我想起网络自我探索公益课程的一位学员,三年前,大宝3岁时,她生了二宝,产后第四个月后来参加课程,自我探索期间尽管情绪波动起伏,但还是在助教的陪伴下完成了21天的课程,和其他完成课程的学员一起进了我们的自我探索大群。她潜水,很少发言,某天突然给我留言,说自己非常痛苦,快崩溃了,每次看见孩子哭就想掐si,并且有两次控制不住地把被子蒙到孩子脸上,都是差点把孩子闷si……

  我知道这是产后抑郁症,赶紧给她回复,可是她一个多小时没有应答,我有些着急,立刻交待几位特别有爱心的核心团队学员要每天和她在微信聊天说话,和她聊天开玩笑,并把她拉进一个十几人的活跃学员群,通过群聊天,鼓励她说出烦恼和郁闷。

  那阵子,每天晚上,等孩子睡着了,她都会来微群说话,大家陪她聊天,帮她出主意,我建议她尽快找保姆或者叫亲戚来帮忙看孩子,每天在中午抽出半小时左右时间,去附近树林走路,抱一抱大树。

  一个月后,她叫来了妈妈帮忙看孩子,中午抽空去家附近的公园,在夏日的正午,按照我说的,脱了鞋光着脚去拥抱一棵大树。几天后她给我留言说: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我抱着大树时哭了好久,哭完了就好受多了,我很担心自己的负能量会不会传给大树,会不会对它造成伤害。

  我答:不会,大树长在大地上,大地可以把一切苦难变成滋养万物的营养和能量。

  这个得产后抑郁症的年轻妈妈很幸运地在自我探索公益课程群成员的陪伴下,度过了一段人生最艰难的时期,现在孩子长大了,大宝上了小学了,她抽空学了一项母婴养育技能,每天发的微信内容忙碌而充实,想必是那些曾经的难熬,都变成了养分,滋养了她的生命,她又把这些丰盛通过愉快的工作传递给了他人。

  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女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在我做过的电视心理干预节目里和个案咨询中,我发现得抑郁症的母亲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1、社交面窄,朋友少,是人群中的孤岛;

  2、夫妻关系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却存在实质性的沟通障碍;

  3、没工作或者工作量少,社会身份模糊;

  4、全部承担打理家务和养育孩子的家庭工作,身心疲惫;

  5、和家庭成员有矛盾和争吵,长期不被认同不被欣赏;

  6、童年大都有被强势女性长辈抚养过的经历;

  7、从小是听话的孩子,长大是忍辱负重的女人。

  这些都是抑郁症形成的原因,只有“好人”才会抑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根稻草扛在身上也不说什么,因为不说,所有看到的人也不会觉得奇怪,还以为扛稻草是一种爱好。于是,只有在扛不住最后那一根稻草的时候,才发生一次不可控的大崩塌,成为不可逆转的惨痛事故。

  (肆)

  最早知道抑郁症这件事,是33岁那年。退休两年的蔡姨来家里玩,妈妈说她得了抑郁症,叮嘱我说话要小心。

  小时候,蔡姨和我妈是街道办事处系统的同事,她爱人和我爸是铁路系统的同事,我们两家仅隔两排楼,吃完晚饭的寒假和暑假,妈妈经常带我去蔡姨家串门。每年冬天,她家都养一盆馥郁芬芳的水仙花,那时候的宿舍楼里没暖气,里外两间大屋子,全靠点一个蜂窝煤炉子取暖。谁家养着花是件非常稀罕的事儿,并且花还那么香那么好看,对我来说简直是人间仙境,每次去,都要趴桌子上仔细端详最近那盆水仙花又有哪些变化,又开了几朵,以及白胖胖的根茎里还有没有花箭。

  蔡姨是单位里人缘最好的那一个,被我妈称为代代红。意思是说无论调来什么脾气的一把手领导,在办公室工作的蔡姨都能和新领导搞好关系,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蔡姨从没有被领导穿过小鞋,也没有被同事嚼过舌头,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对她评价极高。

  现在看来,蔡姨在职场上的状态,已经完全具备了日后得抑郁症的坚实基础,因为抑郁症有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它总是光顾那些把幸福快乐和谐留在人前,把痛苦悲伤在人后独自咽下去的好人。

  在外各种事情能摆平的蔡姨,回到家里,一直陷在让她极端焦虑和措手不及的事情里,比如她丈夫常年酗酒,酒后有家暴行为,她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初中毕业即不再读书,17岁恋爱后夜不归宿……这些事都是秘密,只有我妈这种和她特别靠近贴心的人,和我这种串门小跟班才知道。

  我妈一直叮嘱我嘴巴要严,不能给外人说,我死守秘密,此刻换了姓氏写出来一点,还守着承诺,不把蔡姨生命中更大的秘密写出来。

  蔡姨来到家里,我说好久不见很想念,她说她得了抑郁症,我问得抑郁症是什么感受,她说一整天觉得没意思,不想见任何人,什么事都不想干,只想赶快 si。

  我说我也想过 自 sha,她说不一样,你只是想想,我是真要去死,如果不是家人看着,肯定死了。

  我说我在痛苦的时候确实试过自 sha 啊,因为怕疼,怕死得难看,怕被人嘲笑,所以犹豫着没干。

  她说那天家里人带她去吃饭,坐电梯去7楼,家人在前面走进了餐厅,她一扭头看见外面外面的楼下一片灯火,一下就恍惚了,觉得那些灯火夜色是世界上最好的去处,就控制不住,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跳下去!跳下去就结束了!!!

  在她找到窗户奔过去的时候,家人从背后保住了她,两个人拉锯挣扎时,其他家人赶了过来,饭也没吃,将她带回家里,盯着她服药……

  我问,真的没有害怕?不怕摔下去很难看?

  蔡姨说,我也奇怪,如果现在让我站在那里跳,我也要想一想害怕啊难看的事情。那时候没那么多想法,就是觉得下面那个地方特别好,就是想跳下去。

  有恐高症的我当然是不理解蔡姨的,直到后来学习了心理学,有了那场带着觉知的抑郁体验,才知道抑郁倾向和抑郁症是不同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有幻觉,那些 自 sha 的抑郁症患者并不都是我们理解的非常痛苦,而是会产生幻觉,就是我们看到的那种恍恍惚惚的神情,自 sha时会有笑容。比如有报道说杨* * 奶奶去到 sha 人 现 场,看见躺在地上的杨* *有笑容。

  以下是我在网络搜到的:

  2014年3月21日浙江在线报道,温州市平阳县萧振高中的高三学生自 sha 时,有这样的文字报道--19:11,小舒突然抬起头,面带微笑,毫不犹豫地从窗户跳了出去……

  2004年7月13日中国教育在线报道,广州市珠海区16岁少女跳楼 自 sha 前一直面带微笑……

  2005年9月2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法国巴黎近郊的伊夫里,目击者看到两名14岁少女面带微笑从17层楼的窗户里跳了下去……

  (伍)

  单纯性的抑郁症患者大约半数有 自 sha观念,约有10%-15%的 自 sha 率,一般在自杀时不会伤害其他人,比如上文中提及的蔡姨,比如上海滩著名影星阮玲玉,她们都是在各自职场领域有成就的女人,看上去阳光灿烂,但是另外一面是面对自己的困难问题无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遇到事情总是向内归因,自责自罪,自我攻击,自我消灭。这背后的心理成因,与婴幼儿时期的母婴关系以及童年时期的养育经历有关,与习俗有关等诸多原因有关。

  抑郁症患者也会有 自 sha 扩 大的现象,会波及多人。比如上文中提及的2016年那些母亲sha si 孩子,是典型的自 sha 扩 大 化。还有一些我们看到的sha 人 案,凶手被鉴定为抑郁症,比如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4年8月17日下午,吉林省延边市某商厦发生持刀sha 人 案,2人si 亡,12人受伤,犯罪嫌疑人家属反映,犯罪嫌疑人有抑郁症病史。

  在《抑郁症涉案特征及其刑事责任能力评定》论文的调查统计中,2008年天津地区抑郁症引发的凶 sha 案的比例是14.6%。近些年的数据,我没有查到。

  我的一位来访者小E曾在几年前得过重度产后抑郁症,期间有被害妄想,总是觉得某位至亲要害她弄死她,出事前几天,她有七天七夜没怎么睡觉,家人觉得她不对劲,带她去公园散心,她那天一句话也没说,觉得所有的安排都是危险的,预 谋 sha 掉 她。晚上,家人切西瓜给她吃,她觉得又是杀 机四 伏,在恐惧中,抓起刀把那位至亲 砍 成重伤,血 流不 止。如果不是另外两位家人拼命阻拦,那晚一定会出人命大事。

  事后,很多细节她记不起来,后来在家人讲述中,结合自己的碎片记忆,逐渐还原当时发生的一切……经过半月住院治疗,和持续服药,她已回归正常生活。现在,在情绪不好时,她会主动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这样咨询下去,经过心理干预,和心理成长,就可以阻断悲剧的再次发生。

  蔡姨的幻觉和来访者小E的被害妄想袭击他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蔡姨是职场人的阳光抑郁症,小E的抑郁症后面,还有一种躁狂症状。

  抑郁症一般不是单纯存在的,它多与躁狂症相伴相生,表现为一阵子情绪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能做,整个人是死机状态,下一阵子情绪高涨亢奋,自视甚高,理想远大,壮志凌云。还有人表现为情绪低落时自哀自怜自责自罪,没胃口睡不着觉,对任何事情兴趣,发呆僵坐或者僵躺,过一阵子好像系统重启,跟没事儿人一样,活动增多话语增多,各种疯狂的购买或者赌博大吃大喝,花钱如流水……

  抑郁+躁狂也称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容易产生妄想,容易行为失控,恶性伤害行为首先泛化到家人或熟悉的人身上,也会泛化到陌生人身上,导致惨剧发生。

  百度有个躁郁症的贴吧,里面有些被精神科确诊的躁郁症患者,和没有被确诊的疑似躁郁症患者,他们发贴诉说自己的自伤自杀行为念头和想打杀的念头。

  感谢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以让他们的自由倾诉,找到类似的人群,被理解被支持被鼓励着进行自我调整。这种自由汇聚,是一种同质群体的同伴疗愈方法,让有着相同经历或者体验的人聚在一起,先成长起来逐渐康复的人,通过自身的成长体验引领后来者,一起相伴向阳光而行,在救赎他人的同时,也就救赎着过去的自己。

  很遗憾,交通不便利的甘肃省康乐县景古镇山阿姑山村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孤岛。

  和村里人很少来往的手机里只有三个人电话的杨 * *是孤岛群落中最边缘的孤岛。从小没有了妈妈,妹妹被爸爸送人,爸爸有时说话糊涂,奶奶强势。结婚后,她和丈夫爸爸奶奶的四人之家经常争吵,最后分着过了。丈夫忙着打工挣钱,带着四个娃的杨* *内心有多孤独,绝不是我们这些有工作有朋友有商场可以逛,有饭店外卖可以吃,有微博微信可以网络社交的人能想象出来的。

  很多人说,杨* *的 sha子和自 sha是因为穷,如果有低 bao,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我们应该追究取消低保的原因。

  有道理,穷伤害人的自尊系统,破坏人的心理健康。穷导致的营养不良,直接破坏大脑神经系统,直接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穷的太久,会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倾向,沦陷在困苦里,为了获得别人施舍的一点点微薄小利,而不肯放弃贫困还觉得穷是一种天经地义。

  穷得太久,还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没有改变的能力,还以为贫困是命,是不可改变的。

  国外科学家在对贫穷家庭的青少年志愿者在进行恐惧人脸照片观看实验时,发现他们比富裕家庭的青少年志愿者更容易产生斗争或者逃跑的念头,SLC6A4基因周围的血清素运输含量较低,大脑杏仁核的活跃加强,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大。经过三年的追踪研究发现,这些杏仁核活跃者中的更活跃者,表现出抑郁症症状的可能性更大,那些有家族抑郁症史的更活跃者,抑郁症症状的可能性更加突出。

  贫穷,的确是一把横在脖子上的利刃,令人窒息、无助和绝 望,只有穷过的人才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穷过的人,永远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痛彻心灵的滋味。

  但是,贫穷可以归为自 sha的理由,却不能归为sha si孩子的理由,不能是犯罪的理由,也不能是坑蒙拐骗、巧取豪夺的理由。

  大多数人一生当中都经历过穷,体验过穷的滋味,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堕落,而是在尘埃里开出了花。凡是那些穷得有志气,穷的时候还坚持做人原则的,也都最终获得了优良家风的硕果。

  比如有一个农村子弟,被贫穷的母亲在贫穷的乡村养大,他在文章里写到:“……一直到了70年代中期,还是不能放开肚皮吃,但比较1960年那是好多了。我从小饭量大,嘴像无底洞,简直就是我们家的大灾星。我不但饭量大,而且品质不好。每次开饭,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饭碗号啕大哭。母亲把自己那份省给我吃了,我还是哭。一边哭着,一边公然地抢夺我叔叔的女儿的那份食物。那时我们尚未分家,一家老小,有十三口之多。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母亲是长媳,一直忍辱负重,日子本来就很难过,我的无赖,更使母亲处境艰难。夺我堂姐的食物吃,确是混账。我婶婶的脸色难看,说出的话像毒 药一样,一句句都是冲着母亲来的。母亲只好骂我,向婶婶赔礼道歉。这是我一生中最坏的行为,至今我也不能原谅自己。长大后我曾向堂姐说起过此事,她淡然一笑,说不记得了……”

  他还写过一篇叫《卖白菜》的随笔,坦陈多收了掰菜帮老太太的一毛钱,被母亲流着泪说:你丢我的脸了!

  这个穷妈妈养大的孩子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出名之后,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色。他的名字叫莫言,他从不掩饰自己的穷出身,文章里总是写到那个家规很严的母亲。这个总是在生活事件中跟他紧密进行情感互动的母亲,便是莫言会有抑郁状态却不得抑郁症的原因,一是因为母亲不断地在各种事件中扰动莫言的心理能量处于活跃中,二是母亲在穷苦中的自律、坚持和坚强是心理力量的外显,这种遗传和教养方式,决定了莫言的心理机制,促使他在成人以后,用文学创作完成了对贫穷境地的超越和升华。

  也有人说,杨* *是凶手,她亲手sha si 了四个无辜的孩子。

  这的确是事实,但是警察现场勘查结果是四个孩子没有反抗痕迹。也许这四个孩子吓傻了,也许他们太听话,也许他们智商有问题……

  精神障碍是有家族遗传因素的,它的确有可能让孩子们和疑似抑郁症的妈妈一起陷入一种集体抑郁的状态,所以,当杨* *手机中三个名字中的那个叫杨丽雪的亲戚在an发现场时,她看见老大杨一fan躺在地上还活着,睁开眼睛,冲她笑了一下……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中,大都弥漫笼罩着一种冰冷的抑郁情绪,家庭成员之间总是做无效沟通,家庭之爱陷入停滞、堵塞或流动不畅。上周在《生活广角》节目录制时,本来说好一起来参加节目录制的母女,只来了母亲。开场一个多小时后,身体姿势不变,她在向我们倾诉女儿所作所为时,整个人冷冷的,没什么表情,语速平缓,语音单调,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冰冷和无奈。加上她叙述的女儿不工作不接触人不出门的状态,我基本已判定女儿无法出门工作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是抑郁症导致的,这个家一直被抑郁情绪笼罩着,只是母亲自己并不觉得,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强势的母亲,是个自身无价值感,需要通过女儿学习成绩创造的价值感,获得面子满足的弱势女人。她培养出来一个除了学习成绩好,其他能力都很弱的女儿,在几次社交受挫后,在母亲和病逝父亲的指责中,一步步退缩回家里,尤其是父亲病逝的重大事件,直接导致母亲遭受丧失重创,进入非理性状态,女儿在父丧母创的双重作用力下,成为一个不出门工作社交在家里称王称霸的抑郁症患者。

  杨家也有一个看上去很强势的母亲,有人说,杨* *的奶奶杨*芳很像张爱玲笔下《金锁记》里的曹七巧。细细看杨家的家庭关系,还真是有些惊人相似的线索。杨 * 芳的入赘丈夫在几个孩子生下来之后,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杨*芳的儿子杨* *的父亲杨*堂娶的老婆,在生下两个孩子之后,也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杨*芳的小女儿结婚后zi sha 身亡,这次是孙女zi sha 身亡,还砍 sha 带走了四个重孙子孙女。

  如果以杨* 芳为圆心,我们可以看见这位老太太生命中的亲人,走的走,死的死,出嫁的出嫁。最终,她重复着丈夫走后的状态,继续守着儿子相依为命地过着日子……

  这一些,都是我们的猜测和推测,在杨*芳世界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能百分之百地还原。但是我们却可以发现,在抑郁症患者的家族里,的确有精神障碍的基因链在悄悄地跳跃式地遗传。

  在我们身边,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的人到底多不多呢?据2015年5月《柳叶刀》周刊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约1.73亿人有精神疾病,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

  写到这里,我需要郑重提醒读这篇文章的人,抑郁症不是普通的心理问题,是一种精神类疾病,遗传因素占80%, 生活压力和生存压力只是诱发的原因。抑郁症的发病与亲人去世、职场挫折、股市赔钱等重大生活事件有关,约有92%的人经历了严重的生活创伤事件之后发病。

  它分为自身生理问题导致的原发性抑郁症和外界事物导致的继发性抑郁症两大类,常见的抑郁症有:

  大脑先天遗传问题导致的抑郁症;

  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更年期抑郁症;

  日照缺乏导致的季节性抑郁症;

  躯体重大疾病导致的抑郁症;

  躯体疾病治疗中服药导致的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

  白领抑郁症;

  还有前面说的抑郁症加躁狂症的双相情感障碍,它和精神分裂症很容易混淆。抑郁症还会与其他精神类的疾病以共病的方式同时存在,让精神科医生有时也很难鉴定,需要集体会诊后,才能确诊,找到主病症优先进行治疗。

  治疗抑郁症需要去精神科做诊断,遵医嘱服药。服药一段时间后,增加心理咨询。平时要多晒太阳多运动,多吃香蕉、坚果、瘦肉、菠菜、红豆、南瓜、谷物……

  我在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中,会布置多听相声多看喜剧小品的家庭作业,布置运动出汗或者给家人做饭的行动作业,以及让那些经济条件好的人去风光秀丽安全的天然景区进行万步以上的步行等诸多建议。

  本文(壹)所提及的那位服药后来心理咨询的来访者,通过每周两次的浅催眠和角色置换扮演的心理咨询干预技术,在第五次咨询时哭成了泪人,离开咨询室前说:我好长时间不会哭了,终于又会哭了,我估计我快好了。这之后,她不需要家人陪伴,自己乘车走路来咨询,坐在沙发上腰杆直直的,我只要一开玩笑,她就会咯咯笑出声,也会在追忆过去时流泪,这便是心理能量自然流动的迹象。在咨询中她渐渐明白自己是怎么变得心情很差的,明白了周围人的目光只是随便一看,并不是瞧不起她鄙视她,也知道自己为什么在“犯病时候”买了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不拆包装放在家里。回到家乡后,她开始主动联系老同学,每天进行早晨一小时的骑行和晚上一小时的散步参与广场活动……我和她又打了一个月的心理电话,倾听陪伴她回归生活正轨,嘱咐她遵照医嘱继续服药,按照医生的要求在约定的时间里去复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这意味着抑郁症将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亲朋好友的身上,这也要求我们,在对他人进行物质帮助时,还要有精神帮助、陪伴和关爱,不让身边的人沦陷为四面楚歌的孤岛,当自己和他人即将被抑郁症的泥沼吞没时,尽快就医,尽快访问心理咨询师,是最科学的自助和助人方法。


标签: 抑郁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