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书籍《不要恐惧抑郁症》当抑郁猛于虎怎么办?

心理健康 46 0

  《不要恐惧抑郁症》

  作者: (德)乌尔苏拉·努贝尔

  译者: 王泰智、沈惠珠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3年1月

  推荐理由

  上个礼拜,大部分时间忙碌于一件感伤的事,在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也是著名诗评家、诗人陈超自杀身亡之后,写一篇关于逝者的稿子。写稿的深夜,涌上的情绪和几年前马雁去世后的感受很像,心绪不宁,有时像缺氧一样需要痛饮几口新鲜空气。马雁是我们的一个朋友,在抑郁症困扰多年之后,2011年1月的一个深夜,在异乡的高空,如流星一般陨落,那么年轻。

  曾经以为抑郁症是一个事不关己的遥远的疾病,认为只要人足够乐观就能免疫。但它距离你身边的人越来越近的时候,你发现这“大黑狗”凶悍,不易驯服,而且杀伤力极强。它远非“别想太多”、“想开点”、“放轻松”、“给自己放个假”之类的安慰话可以解决。而且,科学家说,虽然因为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深入,确诊以及发现抑郁症比之前有了更科学、明确的标准,也就是说,以前很多人终其一生郁郁寡欢其实不知道自己是抑郁症,如今可以更明确地判断,尽管如此,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在增加。

  相对于研究和治疗的深入,和抑郁症相关的书其实非常多。德国心理学家乌尔苏拉·努贝尔的这本《不要恐惧抑郁症》是这一领域较早的普及型读物,在国内出版是十一年前了,但回头看,依然是认识抑郁症这一疾病很好的入门读物。见惯了心理疾病的精神科医生会说,抑郁症相当于心灵的感冒,但感冒也是会死人的。感冒从能致死到成为常见病,也有一段不短的历史。我最认同作者书里的一句话是,“知识就是力量”,同样适用于抑郁症患者及其亲属,对这个病症知道得越多,也就越容易在这条“大黑狗”来到你身边时知道如何最大程度地不让它伤害你。

  时尚的话题:抑郁症为什么有增无减

  文 | (德)乌尔苏拉·努贝尔

  抑郁症看起来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历。可惜的是,这种经历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之中。近年来,它已在疾病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重度抑郁症的发病率,要比50年前高出10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而且大多数出现在其生命的中兴时期。这一发展使抑郁症上升到了常见心理疾病的首位。有人甚至说,它已成了心理障碍中的“伤风感冒”。比较严肃的说法,出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P.Seligman)的结论,他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场抑郁症传染期当中。”

  这种消极的发展趋势应该如何解释呢?纵观专家的观点和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推测,主要有三个社会因素决定了抑郁症增加的趋势:

  生活条件的改变,给每一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自己的思考——主题词“个性化”;

  后物质社会给人带来的负担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承受。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对个体的人来说,生活条件变得日益艰难了:每三个婚姻中就有一个去找离婚法官;单亲家庭的主人,必须承担教育和抚养的双重任务;相当数量的人群面临失业的威胁或者已经失业;独身者在近20年中增加了一倍;在工作岗位上和在马路上一样,其行为准则是:每个人都视对方为对手。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实际上特别需要别人的支持——然而这个“别人”却常常是不存在的。如果说,过去还能从家庭、宗教、村镇集体获得依靠的话,那么,今天很多人就只能依靠自己。抑郁症专家,如巴塞尔的心理学家保罗·基尔霍茨也认为,传统的衰弱是这一疾病有增无减的主要原因:“家庭的衰落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宗教联系的丧失也是如此。当前起主导作用的‘唯物观念’,实际意味着斗争——而这又反过来——导致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削减。人群中出现的孤独化,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而苏黎世的一生尤尔格·温德利则坚信:“单个人在集体中的根系一旦开始消失,那里的个性就会得以增长,在‘我’代替了‘我们’的地方,人也就会特殊地感到自己的脆弱和不安。”

  近几年来,这样一些人的数量急剧增加了,这些人真正完全依靠自己,他们可以百分之百地信赖的人非常之少。

  在他们的生活中,能够获取力量的“逃逸”场所越来越少,一旦在职业上碰壁,他们应该向何处求援呢?一旦身体不适,谁又会照顾他们呢?一旦生了病,谁又会把茶端到他们床上呢?在他们想说话的时候,谁又会去听呢?像电话心理服务中心一类的设施,每天都会听到有多少人感到自己被周围的世界所抛弃。在德国,每一分钟就会有一个人拨通心理服务中心的电话,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们说话。打电话的人大多是感到孤独,正像西柏林电话心理服务中心的干事讲述的那样:“每个人看来都能实现自我,也都能满足自己的兴趣,但聚集在一起,则会产生另一种质量。相互的关系是肤浅和不稳定的。所以,我们实际是生活在一个特别促发孤独的时代。”


标签: 抑郁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