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好好听我说话?”深度聆听和慷慨聆听

心理健康 71 0

  “聆听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和创造性。我们亲近的朋友往往都是懂得聆听的朋友。当有人愿意聆听我们的故事时,我们更容易敞开心扉表达自己,进而实现重塑。”

  —卡尔曼·A·尼格尔(Karl A. Menniger),美国精神病学家

  聆听对于我们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都至关重要。

  聆听不仅是被听到,也是被看到、被感觉到,它需要动用我们所有的感官,包括我们的感觉和直觉。

  关于聆听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这种实用技能的研究材料有很多,但是,我督导的许多客户还是觉得聆听十分困难。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刻意练习聆听这项技能,也没有定期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

  在这里,我想提供两种全面的方法:“深度聆听”和“慷慨聆听”,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

  深度聆听

  深度聆听意味着带着一颗发自内心的、包容的同理心来聆听,以此希冀能触达倾诉者内心深处,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和意图。

  深度聆听也意味着你要减少掌控欲,避免被自己的想法影响,用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不急着做出反应。

  Metta Institute的创始人弗兰克·奥斯塔塞斯基(Frank Ostaseski)介绍了一个有用的“三重聆听”模型:

  “当我们用脑聆听时,我们听到的是内容和故事,培养的是我们的智慧、逻辑和洞察力。”

  “当我们用心聆听时,我们听到的是喜怒哀乐,培养的是我们的利他心、同情心和爱心。”

  “当我们用身体聆听时,我们培养的是我们的直觉和现实存在感。因为身体一直存在于当下,而脑和心容易被过去和将来的思绪影响。”

  尝试一下不同层次的聆听,看看会发生什么:

  当我们用脑聆听时,我们会有很多内心独白,譬如说,“我现在应该说/做些什么好呢?”“或许我下一步应该这样做.....”

  这些内心独白对于我们培养自我意识和做个人规划很有用,但是对于倾诉者来说,因为这是我们而不是他们的思想,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当我们用心聆听时,我们会减少对自我意识的关注,而是带有更强的同理心和同情心关注倾诉者所说的话。

  当我们用身体聆听时,我们会动用我们整个身体和感官,包括第六感、直觉等,通过语调变化、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让倾诉者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所表达的内容的关注。

  每一个层次的聆听都有其适用的场景,不过为了实现更好的灵活运用,建议你在对话中同时使用这三个层次来做到真正的深度聆听。

  当你在实践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你是用你的脑/心/身体聆听的呢?

  在用脑/心/身体聆听时,你的感受分别是怎样的?

  哪一种聆听方式你使用得最少?

  怎样才能提高目前使用率最低的聆听方式的使用次数呢?

  在深度聆听这块,你打算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二

  慷慨聆听

  雷切尔·雷曼(Rachel Remen)认为“慷慨聆听”是一种精神疗愈。

  一次没有预判和提前准备的简单交谈,可以让人在精神层面上与另一个人实现链接。

  她解释了这种精神交流是如何同时给双方带来力量的:

  倾诉者被真切地听到,而聆听者又因为倾诉者的信任而感受到价值感。

  “在慷慨聆听中,你不会执着于想要弄明白,为什么他会这么想。

  因为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能够接收到他所说的话,并且对他说的话表示足够的尊重。

  在这个安全的交谈过程中,双方都可能会收获更多。

  而这才是你所需要做的。”

  主播克丽斯塔·蒂佩特(Krista Tippett)认为:

  “慷慨聆听是被我们的好奇心所驱动的。

  我们的本能的好奇心让我们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不作任何假设和预判。

  聆听者渴望通过耐心询问和开导,理解倾诉者言语背后的本心。”

  要实现慷慨聆听,你可以尝试:

  克制住想要“帮助他们”和“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静下心来听他们说。

  掌控好节奏,深度聆听。

  不要急于填补任何谈话中的空白,当谈话陷入沉默的时候,不要急着挑起话题。

  问开放性的问题,给倾诉者充分地思考时间。

  当他们停顿、反馈和述说时,保持安静,不轻易打断他们。

  这样会让他们更有“被聆听”的感觉,也会给予他们更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同时,反思一下:

  你多久会进行一次慷慨聆听?

  你打算怎么利用慷慨聆听来为你的来访者提供帮助?

  为了更好地慷慨聆听,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

  -每日练习-

  任何技能都需要刻意练习,聆听也不例外。

  我给我的来访者总结了以下6点,辅助他们进行聆听练习:

  1.在实践中学习:列出你在聆听上的优势和成长点,边听边学。

  2.设立目标:设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可以让练习更有动力。

  3.关注使用的感官,和所处的场景:当你用脑/心/身体聆听时,留意你所处的环境和场景。

  4.关心他人:多关心身边的人,对他们保持好奇心,适时问候他们。

  5.探索你的理解力:通过复述、总结他人的信息,验证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6.降噪:减少内心的声音,对倾诉者的沉默、沉思和反馈都持包容的态度。

  深度聆听和慷慨聆听都是一个整体性的行为,需要我们在与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环境接触时,将精神和能量都调动起来,进行聆听。

  无论哪种聆听练习更能与你产生共鸣,你都可以设定一个目标。

  学会深度、慷慨聆听会帮助你在和他人交谈时建立更深层和紧密的联系。


标签: 心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