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弗洛姆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差异

心理健康 30 0

  心理导读:爱生性,是对生命及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热爱,是想促进生命生长的愿望--不论是对一个人、一个植物、一个观念,或是一个社会群体。爱生性的人,喜欢建设多于喜欢保持原状。他会惊喜,喜欢看到新鲜事物,多于去肯定旧的东西。    ---www.xinlile.com

 



心理学堂:弗洛姆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差异

 

  弗洛伊德提出了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弗洛姆提出了爱生性与恋尸性,乍看之下,二者提出的概念非常相似,那么弗洛姆本人是如何看待这些概念的异同呢?他将对这些异同的阐述收录在《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一书中。

 

  1、弗洛伊德: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

 

  早期弗洛伊德认为,控制人类的两种基本力量是性本能(力比多)和自我生存本能,而没有在意侵犯现象。1920年以后,他的看法完全改变。在《自我与本我》(The Ego and the Id)及以后的著作中,他创立了新的二分法: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对于这一新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我思考到生命的开始,又想到它生物学上的平行物,得出如下的结论:生命有一种本能要保存它的生活质,并将其结合成更大的单元,同样也必存在着另一种相反的本能,要把这些单元拆分,重新回到它们原始的、无机的状态。这就是说,有生命本能也有死亡本能。”

 

  死亡本能是针对有机体本身的,因此是一种自我毁灭的驱力,否则便指向自身以外,意欲毁灭别的人或物。死亡本能和性欲混合在一起时,就成为施虐症或受虐症。尽管弗洛伊德屡次表示死亡本能可以被我们降低,可是基本假设仍然没有变:从死亡本能的立足点来看,侵犯行为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不断流溢出来的冲动,因为其根源是人类有机体的结构本身。

 

  弗洛伊德从纯粹“生理学的、机械论的”立场向前跨了一大步,走向生物学的领域,把有机体看做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并分析爱与恨的生物学根源。可是,这一理论却有严重的缺陷:这个理论完全建立在抽象思考上,几乎没有提出任何让人信服的实验证据。并且,弗洛伊德虽然试图用新的理论对人类的种种冲动进行精辟的解释,但其假说与动物行为却不相合。在他看来,死亡本能是一切活着的有机体的生物体力量。把这层意思引申到动物界,则必然导致这样的看法:动物的死亡本能不是指向自己就是指向其他动物。因此,凡是对外侵犯性较小的动物,必然患病或者早死,反之亦然;当然,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念。

 

  2、弗洛姆:爱生性

 

  爱生性,是对生命及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热爱,是想促进生命生长的愿望——不论是对一个人、一个植物、一个观念,或是一个社会群体。爱生性的人,喜欢建设多于喜欢保持原状。他会惊喜,喜欢看到新鲜事物,多于去肯定旧的东西。他喜爱生活的探险多于安定。当他看事物的时候,从整体着眼,而不是从局部;他看到事物的结构,而不是累加在一起。他要用爱、理性与榜样来影响他人,改变他人,而不是用武力把东西撕裂成片段,也不是把人当东西,用官僚的态度来处置他们。因为他享受生命和生命的一切表现形式,对新包装的“刺激品”他也不是一个热忱的消费者。

 

  爱生性的伦理学有它自己的善恶原则。一切有助于生命的是善,一切有助于死亡的是恶。善是尊重生命,尊重一切促进生命、生长与发展的事物,恶是一切窒息生命、局限生命与破坏生命的事物。

 

  3、爱生性与本能之不同

 

  弗洛伊德的概念和此处所提出概念的不同之处,不在于它们的性质,而在于弗洛伊德认为,生死两种倾向地位平等,都是生而具有的。这里提出的概念则认为,爱生性是一种生而具有的正常冲动,恋尸症则是病理现象。病理现象是生长受到阻碍所必然产生的结果,是心理上的“残废现象”。它是死气沉沉的生活所导致的后果,是生命未能突破自恋与冷漠而产生的后果。破坏性并不是爱生性的平行物,而是它的“两者取其一”。对生命的爱与对死亡的爱,是每个人所面对的基本二选一。当爱生性的发展受到阻碍,恋尸性便出现了。人生而具有爱生性的能力,但是在心理上有恋尸性的可能性,作为他对人生处境二选一的解答方法。

 

  恋尸性的发展是残废的后果,而这种发展必然要放在当事人所处生存环境的架构里,我们才能有恰当的了解。一个人如果不能创造任何东西,不能感动或推动任何人,不能冲破他完全的自恋的牢笼,便会感到无法忍受的生命无能感与一无所有感,这样,他唯一肯定自己的办法便是把他无能去创造的生命破坏了。这不需任何巨大的努力、忍耐与关怀,因为破坏与毁灭所需的只是强壮的臂膀,或一把刀、一支枪。

 

  (文/弗洛姆 | 来源/摘录自《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