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疗师:催眠能开发我们的潜能吗?

心理健康 37 0

  心理导读:在谈到催眠治疗和潜能开发时,首先应当弄清的问题是,催眠术本身对治疗身心疾病以及潜能开发具有一定的效应作用。但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催眠术本身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催眠术要与其他心理治疗的手段以及开发潜能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方能显现出威力。    ---www.xinlile.com

 



催眠治疗师:催眠能开发我们的潜能吗?

 

  一、催眠究竟是什么?

 

  催眠到底是什么?正如苏东坡的名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催眠有许多种面向,一般人多半对催眠只有一点片面的认识,可能会以为催眠是一个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的冷门玩意儿。而我看待催眠时,心里有一张多层次的立体地图,所以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催眠的踪影。

 

  只要改变观点,就可以看见不同的风景,因此,我们可以说,催眠有无限多种的定义。

 

  我最常给的第一个定义是:  “通过连续、反复的刺激,引导受术者进入一种高度可被暗示的意识状态,这个过程就称为催眠:。”

 

  也可从意识状态来描述。

 

  “当人进入一种身体放松、内心宁静的状态,而且意识清晰,甚至比平常更清晰,我们就把这个过程称为催眠,把这种状态称为催眠状态。

 

  而且,往往我还会多加一个形容词,说这是“好品质的催眠状态”

 

  这种好质量的:的催眠状态,是最适合催眠治疗之用,也是我们在自我催眠时很容易体验到、从中受用到好处的,值得我们特别留意。

 

  任何心智正常的人,只要经过一小训练,,都会有能力在三分钟内自我催眠,让自己进入这种好质量的催眠状态。

 

  从知觉的范围来说,也可以这样定义:“催眠是一种知觉窄化聚焦的状态。”

 

  例如,观众在看电视广告时,往往非常投入,以至于听不见旁边有人呼唤他,这时,他的知觉范围窄化到只注意到广告,广告之外的讯息就忽略掉了,这是常见的“广告催眠”现象。

 

  例如,足球选手专心一意于那颗飞向他的圆球,这时候,他的知觉窄化到将观众的呼喊声置之度外,他的注意力聚焦于球的运动轨迹而没有任何杂念,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知觉窄化的催眠状态。

 

  也可以从意识的清醒程度来谈。

 

  有些人在深度催眠状态下,会出现类似睡眠的那种对于当下环境刺激没有反应的现象,然而,大部分的催眠状态其实是清醒的,甚至比平常还更清醒,可以具有比平常更深h的智慧与洞察力。

 

  所以,这时我会说:  “催眠状态其实是清醒状态,甚至是超级清醒状态。”

 

  经常地,在我临床催眠时,个案会进入“良心显现”的状态,得以对自己进行无情的检讨,开始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再总是把批判的箭头射向别人。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形,则是在催眠状态下,受术者接通了更高的智慧,而获得新的领悟、新的体验,对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洞见。

 

  在临床经验中,我发现,催眠之后,受术者往往能够直觉式领悟梦境的意义,领悟平常抓不到方向的隐喻与象征,领悟生活中应机而生的征兆。

 

  所以,也可以说:“催眠是通往超意识的交通工具。”

 

  从应用上,我喜欢说:  “催眠状态,,其实是最好的学习与改变的意识状态。”

 

  目前坊间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记忆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没有明讲,但是它们一定大量利用了催眠的观念与技巧。

 

  在催眠状态下,人们的心思就像泥沙沉淀后的清水,这时,因为心思透明清澈,得以充分发挥理解力、记忆力、创造力,轻松不费力地调动灵感。

 

  有的时候,人们甚至会进入某种特别的高等心智状态,产生惊人的功效。例如我曾经收到一位网友的来信,信中叙述他自我催眠后,常常会进入一种心如明镜、过目不忘的状态,在这种仿佛超导体般轻盈、迅捷的心智运作模式下,只需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学习完毕,而且学习成果稳固持久。

 

  所以当老师的人,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先巧妙地给学生做个身体放松、心灵清晰而专注的催眠,保证学习效果倍增。

 

  人的意识状态就像电视频道一样,有很多频道,可以随着意愿转移到不同的频道,所以,有时我会说:  “催眠是一门控制转化意识状态的艺术。”

 

  也可以从潜意识的角度来描述。

 

  “催眠就是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人可以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直接与潜意识沟通。”

 

  有时候我甚至会进一步说:  “催眠,就是与内在的最高负责人打交道。”

 

  往往在催眠教学的过程中,随着谈论范围的改变,我会即兴给催眠一个新的定义,也许一堂课下来会给出一二十种定义。

 

  我自己最喜欢的定义,则是从“觉醒”的角度来谈:

 

  催眠,就是引导人进入专注、觉知的状态,调动潜意识的大智慧,进行内在探索、身心治疗….,,’

 

  “催眠,就是一个活在当下的催眠师,引导另外一个人活在当下,然后一起来完成预定目标。”

 

  ……

 

  现在,换你也来给催眠下个定义吧!

 

  二、催眠术究竟能做什么?

 

  如果仅仅是为了表演,当受术者到了适当的催眠深度后,催眠师下达指令,让受术者作出一两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反应,整个过程也就结束了。然而,催眠师的大部分施术活动绝不仅仅是为了表演。他们的目的是要借助于催眠术进行治疗或潜能开发活动。所以,当受术者到达适当的催眠深度后(什么样的程度叫适度是根据具体病症或开发项目而定的),治疗或开发活动便接踵而来了。

 

  在谈到催眠治疗和潜能开发时,首先应当弄清的问题是,催眠术本身对治疗身心疾病以及潜能开发具有一定的效应作用。但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催眠术本身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催眠术要与其他心理治疗的手段以及开发潜能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方能显现出威力。

 

  先说催眠术自身的效应作用。

 

  催眠术本身最大的效应是具有极显著的放松和休息效果。无论是出于治病目的而接受催眠的人,还是出于开发潜能或表演目的而接受催眠的人;不论是进入较深催眠状态的人,还是只进入浅度催眠状态的人,在觉醒以后都会感到特别的轻松、舒适、精神振奋,好像是痛痛快快地睡了一觉。这种放松和休息的效果是如何获得的呢?说到底,是催眠的暗示效应引起受术者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一体温、脉搏、呼吸数、血压、基础代谢率的稍许降低。其中也有偏高的数值恢复到正常,或者是正常的数值得以稳定。同时,过度的紧张解除了,头脑中的种种杂念渐次消失。这种状态使人们在生理上得到最好的休息,这种休息的效果是通常的睡眠所不能企及的。而这种生理上的充分休息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使心理上产生安定感和舒畅感。

 

  另外,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疲劳分为两种:体力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疲劳。所谓心理上的疲劳,也就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疲劳。心理上的疲劳,人们往往不够了解,也更难于恢复。它是由过量的脑力劳动或者是苦于无力解决所面临的生活中的难题所引起的。但是,在催眠状态中,这种疲劳能够得到最迅速的恢复。所以,那些存在着心理困扰的人们,在接受了催眠术后,尤其感到轻松、舒适。

 

  催眠术本身的效应除了具有极显著的放松和休息效果外,还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譬如,对于心因性高血压、哮喘、荨麻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脱毛症、疣等疾病,都具有控制症状发展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究其原因,是由于催眠术在抑制植物性神经症状方面有镇静的作用。

 

  在更多的情况下,催眠术是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这些方法是:

 

  (一)直接暗示疗法

 

  所谓直接暗示疗法,就是将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以后,催眠师以坚决、果断的语言直接暗示受术者:你的某些症状已经消除并且不会再出现;或者是某种动作、某些行为已经形成或表现出来,并且愈来愈明显。

 

  (二)幻想疗法

 

  幻想法就是令受术者在催眠状态中,根据催眠师的指令进行有目的的幻想。通过这种幻想,来解除种种身心上的疾病,或者是控制,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

 

  (三)宣泄疗法

 

  在精神分析学家看来,将自己的观念、愿望、欲求、需要、痛苦、烦恼、焦虑、冲突等等压抑在心头而不流露出来,绝不意味着问题已经消失了,不复存在了。这种心理能量若不发泄出来而郁结在心头,将会导致内心世界更大的紊乱与紧张,从而从各种“变式”来表现自身心理上的疾苦,这就是光怪陆离的心理疾病。

 

  然而,我们还需看到,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中,愈是那些压抑过深、性格内向的人,愈难做到真正的宣泄。克制自身的情感流露,几乎成了他们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在催眠状态中则不然,由于意识场的极度狭窄,所有的禁忌已不复存在,各种防卫的闸门统统打开,受术者可以将平时郁结在内心的种种欲求、需要、痛苦、焦虑毫无顾忌、淋漓酣畅地尽情吐露出来。通过这种吐露,压抑在心底的心理能量可得到充分的释放,如释重负,从而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从最低限度来说,心理疾痛的症状可以大大减轻。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宣泄都不失为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与催眠术结合使用时,效果更好。

 

  (四)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是行为疗法的一种治疗程序,即当反应处于抑制状态时,连续对患者施以逐渐加强的刺激,使其不适反应最终被消除。通俗点说,当一个人心理上的痼结过于强烈之时,—.次性的暗示或者行为指导往往难以奏效。此时,只能渐次地消除其不良反应,渐次地建立其良性反应,才能逐步彻底改变其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恰当的行为模式。自然,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中,通过各种手段也能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如果和催眠术结合起来使用,效果将更快、更好。因为催眠暗示具有良好的累加性特征,更易诱发并巩固系统脱敏的作用。

 

  (五)自信训练

 

  接受自信训练的患者当然是那些自卑、不敢恰当地表现自己,对工作、对他人有恐惧心理,而且经常受到家里人、朋友和同事呵斥或使唤的人。他们并不一定甘于如此,但事实上又不得不如此。长时间的压抑和自卑,使他们往往染上其他种种心理疾病。自信训练,就是使人表达正常情感的训练,从而使压抑正常情感且表露在外的焦虑得以交互性地削弱或消除。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社交场合中,能够充分自信地代表自己并感到满足,以取代他们先前那种对他人表现出的无能的、充满恐惧的反应。临床治疗学家经常在催眠状态中进行自信训练。因为在催眠状态中,最容易根除隐蔽在潜意识中的、深深地影响着患者观念、行为的病根,最容易建立起自信的观念。

 

  (文/佚名 | 来源/心灵花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