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遇到坏人怎么求救最有效?

心理健康 22 0

  心理导读:女性独自一人在外遭遇意外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在和颐酒店发生的事件又一次引起广泛女同志的恐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但是如果,出门真的遭遇不幸,要怎么做,才能让别人来救你呢?    ---www.xinlile.com

 


心理咨询师:遇到坏人怎么求救最有效?

 

  一、新闻事件

 

  2016年4月3日,从外地来北京办事的女士弯弯(化名)表示,4月3日在位于朝阳区酒仙桥北路望京798和颐酒店入住时,被陌生男子跟踪后强行拖拽,后被抓住头发用力撕扯,在该女士大声呼喊后,围观者逐渐增多,受害者被一女顾客搭救后,陌生男子逃走。

 

  女性独自一人在外遭遇意外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在和颐酒店发生的事件又一次引起广泛女同志的恐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但是如果,出门真的遭遇不幸,要怎么做,才能让别人来救你呢?

 

  二、心理解读

 

  要想知道如何成功求救,首先要知道可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的旁观者是怎么想的。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Nancy Eisenberg广泛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模型,在这其中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从求助者发出求助到助人者做出助人行为共有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和行为联系阶段。在一个人帮助他人前,TA一定首先会注意到求助者处于某种困境之中,并确认他有某种愿望和需要。在确认自己心意的阶段,分为两种情况:在紧急的情况下,决定个体是否做出助人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情感的驱动,其他因素相应起到辅助的作用;在非紧急的一般情况下,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对助人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最后,在助人意图出现之后,助人的能力、人与情境的变化会确定助人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关于旁观者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结合上述的模型,在第一个阶段,求助者可能会遇到的阻碍是:旁观者的去个性化导致的责任感不强。在人群中,个体的身份是模糊的,自我觉知的能力减弱,责任感也随之下降。如果求助者只是大喊,眼睛在旁观者中来回游荡,无法激起助人者内心的责任感。助人者只会觉得,求助者在向我们求救,但是TA却没有明确地向我表达愿望和需要。

 

  TIP:在深陷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要漫步目的地寻求帮助,而是尽可能地锁定一两个人,用眼神向他们传到自己的愿望和需求。

 

  在第二个阶段,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否激发助人者的情感驱动很关键。例如很多助人者在助人后被问及为何要助人,回答大多是“当时没想那么多,觉得TA很危险,需要帮助。”或是向与自己有高相似的人求救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研究发现,相似性容易引发喜欢,喜欢容易引发共情,共情容易激发帮助行为。就像和颐酒店的案例一样,在女子求助时,旁边走过了保洁人员、多名房客,最终向求助者伸出援手的还是一位女房客。

 

  TIP:在深陷紧急的困境时,要充分激发助人情感动机,寻找和自己有相似性的旁观者。

 

  在第三个阶段,最大的阻碍可能在于求助者要在危机的情况下挑准有能力的助人者。助人者的能力、助人者当时是否有时间压力、环境的变化都会成为最后一道阻碍助人者助人的障碍。求助者要确定助人者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帮助自己,如果助人者的力量也不过以卵击石,那么求助必然不会成功。如果助人者匆匆而过,可能是在赶一个会议,或是急着回家,那么这样的人也不会是理想的求助对象。

 

  TIP:在深陷困境时,一定一定要挑准合适的求助者。

 

  有网友在微博上戏谑地说道:“如果遇到这种自称是自己老公或者男友的男子拽着自己的情况,可以掀翻周围的小摊,或是抢了并摔坏路人的手机,那么小摊主或路人必定不会轻易放过你,这时,你就可以让那个自称老公或男友的人赔偿。这样不法之徒只能顾着逃之夭夭了。”或许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这是个好办法。

 

  不管是男是女,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冷静地应对困境,理智地求助,才能提高逃出生天的可能性。

 

  三、参考文献

 

  [1] 邹莉.不同情境中求助者求助方式与旁观者态度对初中生助人行为的影响.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Nancy Eisenber. Altr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86:188-212.

 

  [3] Nancy Eisenber & Paul Mussen.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150-159.

 

  [4]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348-380

 

  (文/朱丽莎,祝卓宏 | 来源/中科院心理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