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疗师:催眠对癌症的辅助治疗

心理健康 22 0

  心理导读:在西方,在癌症治疗中十分重视心理调整,大量统计已经证实,心理状态与癌症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只有少数精英人群有这方面的知识。    ---www.xinlile.com

 



催眠治疗师:催眠对癌症的辅助治疗

 

  催眠作为癌症辅助治疗方法,在西方方兴未艾,在中国还十分陌生。

 

  催眠本质是潜意识沟通,不是催人入眠的意思。

 

  中国人对催眠认识还仅限于水晶球、江湖传说和电影如《催眠大师》之类的偏差认识与大学教科书所说科学催眠相差甚远。

 

  在西方,在癌症治疗中十分重视心理调整,大量统计已经证实,心理状态与癌症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只有少数精英人群有这方面的知识。

 

  走在比较前的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陈璐,并有成书《癌症患者的心理疏导技术》,此书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心身疾病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2009BAI77B06)的资助。

 

  早在1883年英国学者Snow就提出,250名患有乳腺癌和子宫癌的妇女,其中156名都具有“经历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而发病“的病史,她们都遭遇了噩运(精神创伤)的打击。

 

  Miller(1977)在一篇综述中指出:

 

  1)在200余篇涉及人格、情绪、应激对癌症关系的文献中,结论均为肯定其间的联系;

 

  2)临床经验表明,确信自己癌症诊断者,往往预后较差,而对诊断持怀疑态度者常较好;

 

  3)临床上有些长期存活(15-20 年)后突然复发,其原因均为在复发前6-18个月有严重的情绪应激;

 

  4)乳癌与无法解决的悲哀有关;

 

  5)对1400对配偶作癌症发病调查表明,配偶一方患癌或死于癌症的心理应激可引起另一方患癌(当然还应考虑“共同环境”因素的参与。)

 

  Lehher(1980)用社会再适应量表对40名直肠癌、14名胃癌和10名正常对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在首发症状出现前2年期间生活恶性事件的冲击显著提高。

 

  美国国家应激研究所所长Roschr在《紧张与癌症》中指出:对双胞胎白血病的研究中发现,患者多数有过心理紊乱、动荡的事件或经历。患者多数倾向于因焦虑、愤怒、悲痛或绝望而引起的感情困惑或孤独。对妇女子宫癌的发病原因进行的回顾性调查表明,多数患者遭遇过重大不幸事件。

 

  20年代80世纪初,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的Miller教授指出,当一个人确信了自己的癌症诊断是真的,尽管进行了早期的治疗,但病情往往迅速恶化而致死;相反,对自己的癌症诊断表示怀疑的人却常常较好,长期存活15-20年。突然复发的癌症患者,多数在复发前6-18个月内有过严重的情绪应激。

 

  那么恶劣的心理又是如何催生癌症呢?

 

  恶劣的心理会导致白血球与淋巴细胞数量下降,也就是免疫力下降。

 

  人体每天都会有癌细胞产生,只要免疫系统正常,自然会杀死癌细胞,但一旦免疫力下降了,癌细胞就会长大了。

 

  所以问题的重心是如何调整情绪,并提升免疫力,那么什么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呢?至少目前可以肯定催眠是有效的。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有心理专家对200位肿瘤病人做催眠治疗效果的对比实验,将200位肿瘤病人平均分成两组,200位肿瘤病人同样都进行常规的医学治疗,其中有一组人只做常规的医学治疗,而另一组人在做常规医学治疗的同时,还接受催眠治疗,做催眠暗示想象练习,每天练习20-30分钟。每天练习时,先练习进入自我催眠状态,然后在脑子里面出现画面,想象自己的肿瘤细胞被人体免疫细胞吞噬,肿块在缩小,越来越缩小,最终被消灭,想象自己的内脏越来越正常,想象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经过一年、三年、五年期的研究,对两组病人进行追踪调查,结果表明接受催眠想象治疗组的病人癌症治愈率、健康状况、五年生存率等多项指标都比没有接受催眠治疗的病人组要好。这充分证明催眠治疗对人的身体能有很好的影响力。

 

  催眠可以提升免疫力,并不是仅看西方资料而得出的结论,鞠教授是亲自试过的。

 

  由于特殊原因,鞠教授亲人当中需要升高白血球与淋巴细胞,特别是做化疗之后,免疫降得惊人,白细胞变1.9*10 9/L, 而人的正常要求是4*10 9/L至10*10 9/L之间,鞠教授亲自做催眠,每天一次,大约30次后,在没吃升白药情况下,白血球升高至9.6*10 9/L,淋巴细胞升高至4.1*10 9/L,正常是1.0-3.3*10 9/L,各种病情均缓解。

 

  所以,不仅是间接西方资料,而且鞠教授本人以学者的名义证实,催眠升高免疫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对最后结局有多大效果还须观察。

 

  (文/鞠强 | 来源/心灵花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