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撩开抑郁症的神秘面纱

心理健康 20 0

  心理导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症困扰。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6%,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3000万人左右。    ---www.xinlile.com

 


 

心理学堂:撩开抑郁症的神秘面纱

  一、抑郁症如何“潜入”人们身体

 

  一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不明缘由的关节疼痛辗转于多个医院,各类检查做过多次。然而,医生也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其关节疼痛,直到被转诊到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心理科。

 

  主任顾秀玲了解病情后发现,引发患者疼痛的不是关节炎,而是抑郁症。这名患者由于长期处在复杂的家庭矛盾中,不知不觉患上抑郁症,关节疼痛只是其躯体表现之一,类似情况并不少见。目前,抑郁症在我国识别率非常低。

 

  1、当心“潜伏”的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症困扰。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6%,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3000万人左右。

 

  调查显示,这3000万抑郁症患者只有不到10%得到专业的救助和治疗,同时,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更没有进行过诊治。

 

  不久前,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主办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同时,超过45%的网友表明患了抑郁症时“不会去看医生”;超过36%的人选择去“综合性医院,由全科医师诊断”,只有不到18%的人选择去“看专业的精神疾病科医生”。

 

  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大众对抑郁障碍的躯体症状认识远远低于精神症状。数据表明,56.32%的人在出现情绪低落、悲观等负面情绪时会觉得自己患了抑郁症,但是73.65%的人在出现头痛、食欲减退等具体的躯体症状时不会联想到自己患上抑郁症。

 

  患上抑郁症,患者不自知,医生也难识别。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何燕玲教授表示,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而综合医院的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高,导致患者经常被漏诊。

 

  对此,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药理室主任司天梅提醒,抑郁症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抑郁症慢性化,或者发展成为较难治性病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残疾,甚至自杀现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2、撩开神秘面纱:抑郁症如何“潜入”人们身体

 

  有这样一起案例:家住山东的于某性格内向,婚前曾有失眠、头痛症状,并有悲观厌世情绪,服用过镇静药物。2010年6月生下女儿后,于某头痛、失眠症状加重,听到声响就害怕、心烦。当年9月,于某独自在家照看孩子,孩子睡醒后哭声让其心烦,她担心女儿长大后会像自己一样痛苦,遂用双手将孩子掐死。后经鉴定,于某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尽管此案中的于某最后被免刑责,但抑郁症已让她本来幸福的生活毁于一旦。

 

  抑郁症是如何“潜入”人们身体的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王向群介绍,引起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来自四方面: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增多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受基因、心理及生理特征的影响,女性在某些特殊的年龄段及生理时期,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如: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等。

 

  抑郁症患者可能感觉心情郁闷痛苦,难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维,焦虑或坐立不安。此外,还经常伴随躯体不适,如胸闷、憋气、浑身疼痛、失眠、多汗等。顾秀玲说,躯体症状是抑郁障碍的显著特征,很多早期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包括睡眠障碍、疲乏、喉头及胸部缩窄感、便秘、体重减轻、头痛、颈背部疼痛、胃肠症状、心血管症状等。

 

  据相关医学资料显示,抑郁症还与其他一些疾病有关,5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两年后会伴发抑郁症状,使患者主动康复的愿望和能力减低;4成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或其他心脏疾病患者会伴随抑郁症状,抑郁症反过来又可诱发心肌梗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将近一半的肿瘤患者也伴有抑郁情绪,这种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食欲和睡眠,导致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开展治疗措施。

 

  3、“心病还须心药医”,走向阳光,远离抑郁

 

  王向群告诉半月谈记者,抑郁症治疗主要是减轻和消除症状,最终目标是恢复社会功能。抑郁症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非常重要,患者如果社会支持系统较好,如家人、同事能够理解他,药物疗效就好。如果得不到理解,反复给予一些负性刺激,疗效就会不明显,康复时间也较长。

 

  司天梅建议,当日常生活中因压力太大导致短暂的抑郁情绪时,要做一些自我调整,及时缓解压力。但是,如果自我调整无效,则应当及时就诊,接受心理或药物治疗。

 

  对于抑郁症,也应防患于未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于欣说,除了经常引导自己从乐观、积极、主动的方面看待事物外,还可以通过接受更多的教育、加强规律运动、扩大人际交往等方式减少抑郁的可能。

 

  他说,由于慢性疾病容易合并抑郁症,因此,要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冠心病、癌症、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减少抑郁症。

 

  专家们认为,帮助患者远离抑郁,亟须加强对医生的培养。据了解,目前在中国,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仅有2万余名,面对日益增多的抑郁症患者,社区医院和综合医院将成为抑郁症患者诊疗的主战场。

 

  于欣说,进一步促进社区医院和综合医院医生对抑郁障碍的深入了解,改善其对抑郁障碍的识别、处理水平是未来抑郁障碍治疗领域的关键所在。面对数千万抑郁症患者,需要社区医师和综合医院医师全面介入。应通过教育培训,让社区医生、综合医院医生以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包括护士、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咨询师、传统医学执业者等,更有效地识别和处理抑郁障碍。

 

  王向群建议,我国应尽快和国外的治疗模式接轨,建立转诊机制,遇到病情严重或难治病例时,应及时转诊至精神专科治疗,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给出明确诊断与建议后,再让社区医生和私人医生进行治疗。

 

  二、近2/3的自杀死亡者未被诊断出精神疾病?

 

  多伦多——新研究发现,多数死于自杀的个人并无前期精神疾病诊断。

 

  一项单中心研究发现3年内自杀死亡的人群中近2/3并无确诊的精神疾病诊断。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会(APA)2015年年会。

 

  该研究结果表明“更好的发现精神疾病和对风险人群开展治疗或可防止自杀。”加州的弗雷斯诺(Fresno)社区区域医疗中心的Nisha Ramsinghani博士指出。

 

  Ramsinghani博士称,研究发现同时表明反复的自杀未遂是“最终自杀死亡的一个重要指标”。

 

  Ramsinghani博士及共同作者在会议中指出:“我们的临床观察结果指示,自杀未遂次数依精神疾病诊断而变化。我们推测自杀死亡中的前期自杀未遂次数也会依不同诊断结果而变化。”

 

  为此研究者对曾在社区区域医疗中心接受医疗服务且2010年至2013年死于自杀的205名个体的医疗记录进行分析。

 

  ◆多数个体(n=177,85.9%)前期并无自杀未遂,仅29人(14.1%)前期曾有过一次或多次的自杀未遂。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在之前曾有过至少一次的自杀未遂(26% vs 9%;P=0.004)。自杀者的平均年龄为46.4岁。

 

  ◆在自杀死亡者中,重性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诊断(21.8%),其次为物质使用障碍(SUD)(14.1%)、广泛性焦虑障碍(4.9%)、双相障碍(3.9%)、精神分裂症(2.4%)、边缘型人格障碍(BPD)(1.9%)及创伤后应激障碍(1.9%)。

 

  Ramsinghani博士称:值得注意的是,每名曾被诊断为BPD的自杀死亡者前期都曾有过至少一次的自杀未遂。被诊断为SUD的自杀死亡者中约2/3在自杀死亡前曾有过至少一次自杀未遂。

 

  谨慎解读

 

  Ramsinghani博士称,“出人意料的是”,该研究的自杀死亡者中有64.6%无前期(确诊的)精神疾病诊断。

 

  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精神病学家Mark Sinyor在评论中提醒说: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并且如果你查看自杀死亡者的心理解剖结果,会发现超过90%过去曾有明确的精神疾病诊断。”

 

  Sinyor博士称:“问题之一是即使我们能发现这些人的精神疾病,但并不是所有人近期都曾与医疗保健人员或精神科医生沟通过。我希望每名社区精神科的工作人员都对自杀迹象时刻保持警惕。”

 

  还有一点很重要,自杀死亡者患其他医疗疾病的比例也较高,“因此所有的同事,包括家庭医学科及其他医疗领域工作人员,都需要对自杀提高警惕,并保证有自杀迹象的危险人群都能得到恰当的治疗。”

 

  此外,“作为一个社会,我们需要意识到许多人都有这种想法,人们需要获得帮助。我们需要教育公众,并发出这样一种讯息:对于精神疾病、生活应激源、问题应对,我们都有有效的处理方式,” Sinyor博士指出。

 

  医脉通:Suicide Risk Often Undetected Medscap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2015 Annual Meeting. Presented May 16, 2015.

 

  (文/佚名 | 来源/心灵花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