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我愿为美食奋斗终生

心理健康 24 0

  

  心理导语:民以食为天,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忘记了用食物好好照顾自己。每日的奔波,围绕着街边的小吃,随便吃点东西,似乎成了一种很平常的调性。可身体呢,它需要的,是你的用心。    ---www.xinlile.com

  



心理学堂:我愿为美食奋斗终生

 

  “闽南人对于食物的热情、敏感、孜孜以求,是刻在了基因里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琢磨做一些新东西。我希望自己永远没有所谓的拿手菜,不受到局限,不断学习新的菜式、新的做法。”

  

  1、做饭中,通过食材,整合自我

  

  心探索:你做饭的时候有什么习惯?

  

  巫昂:在开火做饭之前,我会把所有食材切漂亮,整齐美观地装在碟子里。我需要秩序感,不能够容许它们乱七八糟的。我也会一边做菜,一边把用过的碟子都洗了,所以菜上桌之后,厨房还是很干净的。我总觉得如果做完饭以后不及时打扫,厨房就像灾后现场般可怕,所以我会保证厨房时刻都是干净的。

  

  我心情好的时候也会给菜取些花里胡哨的名字。给我所做的菜,编一个属于它的故事。

  

  心探索:你的拿手菜是什么?

  

  巫昂:我希望自己永远没有所谓的拿手菜,因为它会使人局限,人就不思进取了,谁来了都做那道菜。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琢磨做一些新东西。我会不断学习新的菜式、新的做法,永远都没有尽头。

  

  2、食物,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心探索:你在书中提到过跟外婆的感情,可以说一说你与外婆之间关于食物的故事吗?

  

  巫昂:小时候一直是外婆带我,直到我七八岁。她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给我做一些她认为的好吃的。现在想起来,我觉得世界上再没有人能够做出她曾给予我的好吃的了。没有什么东西比我们小时候吃的更好吃了,哪怕今天你回到家里,吃到类似的东西,也没办法覆盖记忆中那种好吃的程度。

  

  我自己也会尝试着做一些以前吃过的食物,但外婆家里几乎所有食物:豆豉、腐乳、咸菜、甚至用红薯做的地瓜粉……都是她自制的,而她的东西从原材料开始就跟市场上卖的不一样,所以我只能凭着记忆依样画葫芦,但是要达到原先的效是很困难的。

  

  “有时候,我看到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的状态,会觉得心疼,他被一个工作捆得那么死,根本没有办法享受生活。或许人们应该重新想一想,到底什么对人更加重要?其实我们的需要不过一日三餐、有住处、有朋友、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那么简单。”

  

  3、吃货的快乐,有时外人很难理解

  

  心探索:你曾说,“人无食癖,无论友之还是嫁之,都会少些趣。”那是怎样的趣味?

  

  巫昂:一部分是创作的乐趣,你可以灵机一动,变出花样来,这很有趣。另一部分,你会发现,如果你跟一个人交朋友,而她对吃的毫不关心,你跟她吃饭的乐趣就会降低很多。但如果两个吃货在一起,情况就不同了。比如我刚从尼泊尔回来,中国人在那边找不到好吃的,我就会跟同是吃货的朋友讨论我们回去要吃什么,并且说很多细节,这样就很high;我们也可能会因为某种好吃的而不惜一切地去做某件事。吃货们在一起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一种外人很难理解的快乐。

  

  4、一个正在用着的厨房很重要

  

  心探索:你认为亲手做饭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意义是什么?

  

  巫昂:你如果要对自己好一点,就不要指望天天下馆子,或者挣了很多钱去高级餐厅,那样的生活不真实。一个人如果天天下馆子,只是晚上回家睡觉,他可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一个家里面,正在用着的厨房,是很重要的。

  

  一个家庭的真正构成,最核心的是吃饭那会儿,特别是晚饭,大家都下班、放学了,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那是交流的最佳时刻,也是一个家庭联系的纽带。如果我们天天馆子里见,那种气氛跟在家做饭是完全不同的。

  

  5、本质生活的需求,就是一种幸福

  

  心探索:在你看来,怎样的生活是幸福的?

  

  巫昂:能让我感觉到幸福的事情都特别简单,不需要五星级、奢侈品,这些东西在我这里是没有价值的。对我来说,半夜煮个很糙的奶茶喝就是开心的事情,因为那是本质需要。我不会去想茶是不是名贵的、奶是不是进口和有机的,老百姓吃的东西,哪有那么多讲究。

  

  但很大程度上,现在的人们都偏离了自然的状态和需求,而去追求一些被商业包装过的东西。你不觉得现在的价值系统是不对的吗?那些促使年轻人到大城市里打拼的理由,极大地脱离了人的本性。你为什么要为一个房子而奋斗终生呢?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我宁愿为好吃的奋斗终生。

  

  巫昂介绍:诗人,作家,出版有《干脆,我来说》《星期一是礼拜几》等书,同时是笔迹分析师和手工业者。

  

  (文/佚名   来源《心探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