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见到陌生人、特别是自己的领导,不敢说话,不知道说啥好,紧张的不行,很不舒服。
我们总是害怕说错话,担心别人对自己说的话不感兴趣,或者会使对方尴尬。越是害怕,就越不敢说话,以至于见了领导都躲着走。
逼不得已说话了,很紧张。在声音上没有节奏感,没有感情。在内容上不是过于尖锐,就是过于平淡。
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不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情绪,总是或者只能以自我为中心,破坏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那该如何破解呢?三步走就行了:观察、模仿、表达。
第一步:观察
微笑着观察,先不说话。看看别人都聊什么,谈什么,记住他的观点。
不要害怕沉默。社交启动的时候,沉默,搭配上我们的微笑,就是金。一点都不尴尬。
在不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情绪的时候,乱讲,总是危险的。很多时候,对方需要的只是个好听众,并不需要我们讲自己的观点,也不需要我们的信息,更不需要我们的教育。
第二步:模仿
如果我们对他聊的话题很熟悉,那我们可以顺着观点,顺着他的情绪,说说我们知道的其他细节、其他信息,佐证他的观点。
如果我们对他聊的话题不熟悉,那我们可以复述他的观点,模仿他的情绪。
注意复述的时候,要对语句、词语换个顺序啊,对顺序做些调整。不然像个鹦鹉,也不好。注意情绪的同步,如果对方很生气,你再微笑,就不合适了;你要与他同仇共气,声讨那个大家共同的坏人。
第三步:表达
逐步的表达我们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注意不要一下子偏离对方的观点太远。他的观点是向南,我们不要马上说向北是对的,我们可以说向东也差不多,向北也可以试试。
要让他感觉到,我们的观点和情绪是开放的、灵活的。谁都不喜欢固执己见的人。
接下来,就是步骤一、二、三的循环了。注意,再次进入步骤一时,可不一定是“微笑”了,我们要把步骤二模仿来的情绪带进来。
通过多次循环,我们更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情绪,对方也会逐步了解我们的立场和想法。通过求同存异,最终大家和而不同、大同小异。
通过上面三步,我们就能跟所有人聊的来,聊的嗨,让我们不再害怕说话,让大家喜欢与我们在一起。
标签: 如何治疗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