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管学院吴某弑母案的犯罪心理猜测:首先说,这是一个悲剧。
这个案件网上的分析已经很多了,但是楼主觉得没有找对切入口,在笨拙的楼主看来,这个切入口就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使得一个人弑母?要知道,这比弑父还要不可思议。尤其是这个年龄段,年龄大了因为家国情仇的除外。
所以,从这个原因的角度去找原因,也许就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从网上的材料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吴某的作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规划,也就是说,他是在盯着母亲的某种压力之下,来进行这种准备的,这个时候,导致弑母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但行为尚未发生。
第二,在外逃期间,吴某和几个女人有情恋,甚至有小姐。有的回忆他能力很强,其实也不是很强,这个年龄段的生猛小伙子,这样表现是正常的。但却透露了一个应该使我们想到的信息,就是这个年龄段的性的解决是个大问题。然后我们知道,吴某在大学期间跟同学说过很压抑。这个年龄段的压抑过大,一个很好的出口就是性。
然后回到弑母的找原因的切入口上来:与压抑、性和必须弑母的原因三者联系起来的,能是什么事情呢?
然后其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呢?丈夫外面有女人且早去世了自己带着孩子,典型的励志型,而且保守,性格自然怪异些在常人看来,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母子关系比较紧张。但这些都不是弑母的理由,弑母没有说服自己的重大理由是不会做的。
综合上述种种,我们找不到弑母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是一个小事,但对于吴某而言却认为是大事,换言之,就是在母亲面前抬不起头来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后只能弑母。这个事情可能并不大,但吴某的这个年龄他心理上可能过不去。
那按照楼主有限的智商,这个原因,楼主猜测可能是性羞耻。其实父母对这种事情应该视而不见,但依照他的母亲的性格特点,一定是进行了干涉,所以导致吴某心理上过不去,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若不是如此优秀的孩子,这种事情即使母亲做了,孩子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完全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但要强的孩子心理太钻牛角尖,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因此,这个悲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于孩子的性教育,在初中阶段就应该进行,有了健康的性观念和性心理,很多事情包括尴尬就可以避免了。
说得不知道对不会,看进展吧。
标签: 犯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