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抑郁的表现(学龄前儿童抑郁会怎样)

心理健康 心理测试 65

人的大脑在童年和青春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年轻人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环境输入可以极大地影响大脑区域的相互连接方式。这种可塑性解释了为什么“懒惰眼”的孩子在好眼上贴上贴片时会获得视力。强迫使用懒惰的眼睛会导致大脑视觉通路中的新连接。如果懒惰眼直到孩子长大后才得到治疗,当视觉系统的可塑性较低时,强行使用弱视眼不会导致相同程度的大脑重新布线,并且懒惰眼不会改善。我们将很快回到可塑性对幼儿的潜在重要性。

在过去十年中,临床研究人员发现,年仅3至6岁的儿童可能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尽管这种“学龄前抑郁症”会导致严重的损害,但症状通常不符合重度抑郁症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孩子会发生什么?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学龄前抑郁症是否预示着抑郁症或其他行为障碍?

调查人员跟踪了从初级保健办公室和日托中心招募的近250名3至6岁儿童。在参加研究时,74名儿童符合学前抑郁症的研究标准。其他人有其他行为障碍,例如焦虑症,其他人是健康儿童。许多患有抑郁症的3至6岁儿童也符合其他行为障碍的标准,包括多动症、焦虑症、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

随着这些儿童达到学龄,大约51%的3至6岁抑郁症儿童符合重度抑郁症标准。这是没有学龄前抑郁症儿童的两倍多。因此,一个非常年幼的孩子的抑郁症预示着该孩子到了学龄时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学龄前抑郁症儿童在达到学龄时也有更高的焦虑症和多动症患病率。他们没有较高的品行障碍患病率。因此,学龄前儿童的抑郁症预示着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的重大风险:重度抑郁症、焦虑症或多动症。

为什么这些发现很重要?首先,这些结果提出了一些人在儿童早期就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很大。其次,如前所述,幼儿的大脑对环境因素高度敏感。旨在改善亲子互动或其他行为干预的疗法可能对治疗幼儿的抑郁症有效。许多精神疾病现在被认为与大脑网络的异常功能有关,这种功能首先在非常年轻的时候表现出来。可以想象,对幼儿症状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将预防或逆转与此类疾病相关的异常功能。

成人精神疾病是所有疾病中最致残和最昂贵的疾病之一。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有助于确定治疗幼儿的抑郁症状是否会改变这些儿童成年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结果。识别处于高风险的幼儿并了解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的进展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第一步。与所有脑部疾病一样,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为避免这些疾病的破坏性后果提供了最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