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确诊了躁郁症以后,却觉得自己好了是什么问题?

心理健康 抑郁症 58

被确诊了躁郁症以后,却觉得自己好了是什么问题?如果是被确诊了躁郁症的患者,出现这种自己的病症好了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感觉好了的问题理由有以下三点:

01、是燥郁症状发作的间歇期躁郁症实际上就是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但躁郁症的病症特点,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疾病的特点有些相似,都具备一定的病症间歇性发作。

被确诊了躁郁症以后,却觉得自己好了是什么问题?

那么,如果被确诊了是躁郁症的话,在病症症状没有发作期间,即为间歇期,有可能自我感觉良好,或认为自己的病症已经好了。

有些躁郁症的患者,症状的发作有可能在一天当中发作三次以上,而也有些患者发作的时间会长一些,也许几天或几个星期才会有一次症状的发作,这与患者自身的条件及治疗和自我调整有直接的关系。

更有可能是出自患者自我心理的一种期盼,希望自己的这种病症尽快的好起来,而产生的一种错觉感,让自己认为我的病症已经好了,或者是不需要再进行治疗了,我是一个正常的人。

被确诊了躁郁症以后,却觉得自己好了是什么问题?

02、患者始终还处在躁郁症的病态思维中我们都很清楚躁郁症的患者,其中一个很有病症的特征就是思维奔逸,但其中的精力旺盛,活动增加,但是有不安宁的感觉,又心情极好,欣快感愉悦等,这些都是患者的病态思维模式,所造成的行为或思维体现。

在这种病态思维的前提下,患者始终会感觉到自己没有病或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从自身的意识上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甚至在此期间始终感觉自我良好。

尤其是在患者躁狂发作的时候,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能自控,尤其在语言或行为上的体现,甚至有些是非常极端的,幻想妄想性思维时常会出现。

被确诊了躁郁症以后,却觉得自己好了是什么问题?

躁郁症从情绪高涨和易激惹到悲观无望,然后再度循环,在此期间常常会伴有一段时间的正常情绪,行为也伴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改变,这是躁郁症的抑郁与躁狂相互交替所产生的症状过程。

我们可以注意到一点,也就是在症状发作相互交替的过程,而在症状发作的时候,躁郁症的患者基本上都处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之下,这也就使患者往往在思维上容易出现与常人不同的异常。

所以躁郁症的患者往往处在一种症状延续发作的时期,而不能够自我调控行为或思维上的认知能力,让自己所作所为不可控,所以在此期间由于认知和自我感受上能力的缺乏,感觉到自己的病症好了,或者是我根本就没有病症是很正常的,因为此时他正处在病态的意识思维当中。

被确诊了躁郁症以后,却觉得自己好了是什么问题?

03、有可能是误诊,但概率很小躁郁症是一种由脑功能失调引起的患者情绪经历和能力的重大改变的一种病症,而这种情绪的改变以正常人会出现的情绪波动是不同的,躁郁症的症状是很严重的,由于病症的原因,它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坏工作或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有些患者会产生自杀行为的体现。

因此,躁郁症的诊断是有着相当严格的诊断标准,躁郁症的诊断,基于症状学发病过程,如有可能家族史也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相对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其他病症的诊断方式,躁郁症的诊断要严格的多,因为它呈现的是一种精神障碍的疾病,又与精神疾病比较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相似。

所以医生在诊断上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既要准确的确定患者的所有症状是否符合,躁郁症的诊断标准又要区分于是否是患有精神分裂症。

因此,医生误诊的可能性概率是极小的,也有可能当时患者处于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不能理智性的表达自我的意愿,而采用变态的心理方式对待一切事物或人,但是那也是阶段性的,同属于心理障碍疾病。

被确诊了躁郁症以后,却觉得自己好了是什么问题?

结语当然我们希望是医生的误诊,但这种概率实在是太小了,因此如果被确诊了是躁郁症的患者,那么上2点的因素,存在的可能性就是很大的。

标签: 抑郁症与躁郁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