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吴琼燕:
吴琼燕,心理学科普志愿者,在中山大学业余学习心理学,建筑技术工程师背景,看问题较为客观、深刻而透彻,思维富于逻辑和条理,乐于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希望能帮助到亲爱的朋友们!分享和给予,是我们内心幸福的源泉! 抑郁是人们的一种处于脆弱中的状态,像生病一样,是“自然的事”。
何谓“自然的事”?
很小的时候,读过一篇文章,说人生有四件“自然的事”:生、老、病、死,我们无力去控制或改变,只能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看起来现在的人群容易抑郁,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性格与气质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林黛玉,这是心理学的癌症性格,患抑郁症的几率为一般情况的三倍。
二、压力
人们在遭遇丧偶、失恋、重大事故、复合性创伤等重大生活事件时,有立即进入抑郁状态的可能,严重的甚至患上抑郁症。
三、情境
现在的人群经历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从物质文明走向精神文明过渡阶段,缺爱感是普世创伤。我们知道,在物质年代,成长的条件非常有限,孩子们普遍缺爱,即心理营养普遍不足,经环境、文化、家庭、社会化、经历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塑造了我们现在的人群成年后各种各样的人格特点和心理能力,有的人在某一些时刻或情境下可能缺心理营养。
如果经历过某种创伤(有可能不自知),相似的情境(动作、语气、行为等等)则可能激发创伤,导致瞬间的侵入式回忆,以感觉为主,即感觉上与儿时的经历相似,抑郁状态则表现为无助、无力、无望感。
四、环境
环境的影响包括舆论导向、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也包括心理学是否得到普及。
过去心理健康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心理学未科普,导致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抑郁状态和抑郁症。而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学的逐步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心理健康,开始认识抑郁、焦虑、社交恐惧…… 也敢于及时地为自己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这是很重要的。
对于抑郁的朋友,身边的人可以怎样给予支持和帮助?
首先,非常重要的是给予“接纳”和“允许”。过去人们不懂,总对抑郁患者说“你想太多了”,这其实会让你的朋友情况更严重,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被允许,而又无力改变,这会让此时非常脆弱的她更加感觉无助、无力、无望。
其次,陪伴能帮助你的朋友逐渐获得心的联结,从孤独中慢慢感受到温暖。
再次,必须时刻留意你的朋友是否可能有自杀的倾向,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抑郁就是生了一场病,能够治愈。
标签: 群体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