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知识 110

  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主要对象,其一生的成长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以及良好的心理状况对人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且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处理好各种心理问题保持健康的心态。中公卫生人才网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所面临的不同外部环境与心理发展水平,总结了差异化的心理调节方式,下面就按照年龄顺序为大家具体讲解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一、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常见问题与维护

  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一个好的开始可以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而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为了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1.优生优育,进行科学胎教。2.抓住“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3.为儿童提供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4.端正家长的养育态度,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与维护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从懵懂的少年到成熟的青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他们的心理会发生急剧变化,会出现早恋、网瘾、社交恐惧等问题,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时期也开始逐步建立,因此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防治其偏离正轨。家长和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青春期发育和性教育。2.帮助青少年度过“危机期”,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3.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4.指导其尊重他人,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与维护

  中年期是一生中最稳定的时期,本该集中精力干事业。但在我国,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体力和精神消耗不断增加,很多人积累成疾,身心疾病不断增加。因此,中年人也不能忽略自己的心理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1.担负好自身角色,保持家庭稳定和幸福。2.量力而行,避免过多压力和超负荷工作。3.矫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行为。

  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与维护

  随着人们日渐老去,心理问题并未减少反而更加突出。老伴离世,儿女离家工作以及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等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因此老年人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一方面老年人要适应退休生活,享受老年生活:1.把退休看作是一个成功生活历程的一部分;2.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3.培养和坚持各种兴趣爱好,做到老有所乐;4.保持必要的人际交往,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老年人要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

  以上就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何根据自身需要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希望本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医学心理学的知识点,欢迎关注中公卫生人才网笔试资料库!

标签: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