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心理学,你可能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也能想象到和心理医生聊天被对方看穿内心所想的场景,上述的情况或多或少都和心理学搭上点边儿。
从词条的解释来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
通俗点讲就是:心理学研究的是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会产生某些行为。
首先,心理学下包含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学科。
其中应用心理硕士是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毕业时候文凭是应用心理硕士学位,但是三个学硕专业在不同学校是会发不同的学位证。
大部分学校目前仍然将心理学学硕归类到教育学门类中,即毕业时发教育学学位。少部分学校是将心理学学硕归类到理学门类中的,毕业时候是给你发理学学位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涉及到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大家一提及心理学可能觉得是文科,复习时候背背书就好了嘛。
实则不然,比如中山大学心理学学硕初试时候是可以选考数学的。心理学还要考数学?大家是不是很吃惊。其实不难理解,心理学是一门文理结合的专业,通过理学的实验方法得出数据,实验结论作用于人文社会实践中。
大多数同学更多地关注了实验结论,却忽视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造成了对心理学专业的认知偏差。这也导致了不同高校因为专业培养侧重点不一样,所设置的学位也有所区别。将心理学设置到理学门类下的学校,几乎在初试的时候都要考一科心理学研究方法。
这个板块的知识点是要考计算题的,很多高校每年会设置一道实验和统计相结合的大题,分值可能高达三十分,一道题决定你能不能考上研究生的梗在心理学考研中随处可见。
当然,这也不代表了将学硕设置在教育学门类下的学校就不会涉及到统计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内容了,但是优先级和试题难度肯定是有所区别的。
其次,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同学们在报考院校时大多数需要面临到具体二级专业选择的问题。
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又或者是个别学校会单独自设具体的二级学科。
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报考心理学的原因亦或是就业的方向考虑。
如果你看了《催眠大师》这部电影以后想去了解人类睡眠的原理和失眠的原因,你大概率应该去报基础方向;
如果你看了法制栏目了解到青少年犯罪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的隐患,觉得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那你大概率应该去报发教方向;
如果你想学习人机交互,想通过心理学文凭去找一份HR或猎头的工作,那你大概率应该去报应用方向。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谨慎选择二级学科。
也有一部分院校是不会在初试报名的时候就区分具体的二级学科,按照心理学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和录取。那同学具体的方向就会在复试或者开学以后再确定了。
报考专业型硕士的同学们则不需要纠结了,起码在初试时候不用纠结。
报考专业有且只有一个:应用心理硕士。
虽然名称看上去是应用方向的,但是基础和发教的研究方向也都是存在的。等复试或者开学的时候选择好导师,你的研究方向也就明确了,你导师的研究方向就是你的研究方向,你的就业方向也和你的研究方向有关。
上述的方向无法穷尽,不同学校各有特色,同学们可以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查看导师介绍便可了解该校的方向特色了。兴趣是你最好的导师,如果有你感兴趣的方向,就可以为之坚持!
中国目前的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不失为一个冷门专业里的“热门专业”。加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语言要想更加智能化,心理学专业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标签: 心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