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一般来说,每个有自杀企图的人,当时的心理状态.总会有一些反常的表现,应注意观察,加以防止。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三分之二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
一、言语上的征兆
抑郁症患者在自杀前有一半的人都会将自己的消极意念无意识地流露给他人。临床工作者以及患者周围的人必须注意患者有意无意之间的言行,比如“好想去死”、“还是死了算了”等。不过,现在似乎流行这样一种错误的想法,以为“真正想死的人不会说出他们真实的想法”。这其实是一种误区。根据经验来看,在说出自己“想寻死”想法的人中,其自杀比率
比那些不透露自杀想法的人更高。所以,在患者出现涉及自杀计划、准备遗书等情况的时候。或者患者出现其他带有自杀暗示性的言行的时候,就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悲剧发生。
二、情绪上的征兆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绝望”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具有决定性的预测意义.许多抑郁症患者在自杀前的言语中常常包含着这样一些思想:“将来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一点值得期待的了,不知道那时候的情况会变得怎么样;现在活着也不可能发生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即使活下去也是遭受痛苦的折磨,活下去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了”“继续这样下去的话连工作也可能保不住了,人生一片黑暗:到时候只能够成为家庭的累赘,给他们增添烦恼”“现在做
什么事情都已经为时晚也”“不论再怎么努力,也只是白费心思了,自己已经彻底完了”等等,当患者出现这种悲观、绝望的想法,厌世情绪的时候,就应该引起医生的重视了。
三、行为上的征兆
患者一旦产生自杀的想法,就可能疏远他人.不再愿意过多地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痛苦。所以,一定要对那些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行为孤僻,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毫不关心的患者保持高度的警惕。但是,患者的这些行为很容易让周围的人产生这样的错觉:“真正想自杀的人是不会轻易向别人透露自己想法的”。其实,这也只是一部分患者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这种人一般自尊心强,常常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很可能在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发生自杀行为。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许多自杀发生的高危时期。比如,疲惫不堪的时候;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希望尽快康复起来的愿望变得十分强烈的时候,都很容易促使患者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痛苦。因为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患者很难清醒下来冷静地思考问题。常常草率地作出判断,鲁莽行事,从而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
标签: 抑郁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