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问题聊的很热闹:关于抑郁症人群的确诊和治疗的隐私保护!
这个问题乍一看好像跟大多数人的生活毫无关系,其实不然,就我在临床几十年的经验看,近些年我双心门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许多心脏疾病伴有焦虑、抑郁症心理障碍的患者日益增多。
今天不聊很深奥的东西,就想根据抑郁症状这个命题,聊一下近些年双心病患者的情况,给出大家一些日常的护理建议,最好能够预防!
双心病是什么?很简单!心脏疾病伴随着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抑郁,很多抑郁症的患者经常感觉胸闷气短,就是双心病!
其实双心病有很多种,有的患者是冠心病伴有心理障碍,有的则是心肌缺血伴随心理障碍,还有心律失常、心衰、早搏等等。各种心脏疾病都有可能发生。
还有人做检查怎么都没事,却频繁胸痛心慌,这都有可能是双心病!
昨天复诊的一个患者就是这样的:
这个患者已经68岁了,2018年就有阵发性胸前区疼痛,痛了1年才去门诊就诊,医生给做了心电图显示:前间壁及下壁缺血性改变,当时怀疑是冠心病,又做了冠脉造影和CT,均显示无异常,无奈只能在诊断书上写:胸痛待查!
患者回家又等了一年,开始恶心、胸痛,饭也吃不下,实在难受得不行,就找到我这里,坐下第一句就问:大夫,我是不是快不行了?
我真是哭笑不得,给他刻诊:
舌苔淡,舌黄腻,脉滑数,症见胸闷、纳呆、恶心、腹胀。
有详细问他的情况,他说,因为已经68岁了,感觉自己没几年好活了,之前算命先生说他最多只能活到70岁,今年已经68岁了,他感觉自己马上活不成 ,身上正好还不舒服,饭都吃不下!
相信大家看到这就明白这位患者的心结在哪里。
他就是很典型的双心病,就是没病也要琢磨出病来。
怎么治?不难,我开了一个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首先看他的症状:胸闷痛、纳呆、恶心,吃饭吃不下!
究其原因在于脾胃升降气机受损,故聚湿生痰,胸阳被遏,中气虚弱,体内阳气不足,那寒气就趁势而上,寒热错杂,脾胃本身就不太好,因此发为胸痹。
脾是心之子嘛,脾伤,心也好不了,因此患者在吃不下饭的同时还会感觉自己胸闷、胸痛!
治以辛开苦降, 宽胸散结,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这一剂药吃了一周,心前区的疼痛明显改善,吃饭也能吃下了!这次来复诊上来就说:大夫,我感觉我能活到100岁!
患者的改善我当然很高兴,但是我希望所有的双心病患者都能得到改善。
为什么效果这么好?那要先解方!
组方:清半夏、黄连、干姜、黄芩、党参、大枣 、炙甘草,水煎服。
这整个方子功效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痞,指胃脘部堵塞不适,患者也就吃不下饭。
患者病根在脾胃,应该平调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
半夏苦辛温燥,能散结除痞,和胃降逆,为君药,脾胃不是不舒服,半夏就是用以安抚脾胃,消除脾胃的堵塞感,脾胃正常了,患者就能吃下饭了!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以和阴;前面不是说,体内寒热错杂,干姜就是一身正气,帮助阳气生发,散去寒气!
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清泻里热以和阳,因为干姜辛热,如果不来个牵制的容易上火,就加黄连和黄岑,共为臣药。四药相配,辛开苦降,寒热并调,以治寒热错杂之证。
又因本证中虚失运,故用人参、炙甘草、大枣为佐药,甘温益气,健脾补中。其中人参价贵,便换成党参,党参还附加有健脾的功效!
炙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七药合用,使寒去热清,气机得畅,升降复常,诸证自愈。
上面方子用来治病,那他的心病怎么办呢?他十分相信算命先生说的话,认为自己最多只能活到70岁,那我们就来打破这个认知!
患者其实很简单,让他相信自己能活很长时间就可以,他的心脏功能其实比起同龄人还是年轻的,整体脉搏也相对有力,只要一五一十告诉他:你很健康,就算是生病,现在也只是一点点脾胃的问题!
他拿着药高高兴兴地走了,吃了一段时间,果然效果很好!
其实,这个患者只是很多各种各样双心患者中的一位,如果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久治不愈,其实都要考虑是不是双心病的原因!
而西医对于目前提出的双心疾病,更多的治疗在于对疾病本身的治疗,而对于心理障碍的治疗,临床上存在各种问题。
比如药物的耐受性,使得用药后出现依赖性、高昂的费用使得大多数患者用药出现中断现象、抗焦虑、抑郁药物与治疗心血管药物的合用,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甚至是影响心脏疾病的预后 ,因此对于是否应用抗焦虑药物目前仍存在争议。
针对上述现象,中医药的诊疗显得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中医无论是针对胸痹,还是郁证都有很好的方药及治疗的办法。
怎么预防双心病呢?首先,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适当放松,可聆听轻柔的音乐,学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有益心身的运动。
其次,可以平时多喝花茶,花类药物具有质轻气香性升的特点,有疏肝解郁的功效,临床应用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失眠、多梦、焦虑。
对于单纯精神心理问题所致胸闷心悸者,患者易多思气结,气机郁结不畅,多推荐菊花、凌霄花泡茶清肝热,除心烦;
白梅花、代代花、合欢花、玫瑰花、茉莉花泡茶服用以解郁安神,心身并调。
双心病的治疗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你们给我以信任,我报你们以健康!
提醒:方子根据个人体质进行了加减,这里只分享治疗思路,不注明剂量!
我是@心内科苏主任,你可靠的中医朋友,大医之道上寂寂无名的行路人!
#中医##健康2022##健康科普大赛#
标签: 治疗抑郁症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