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病院里的天才儿子”刷屏,想到一个躁郁症小红的故事“精神病院里的天才儿子”金晓宇,应该是躁郁症人群里极少数幸运的一个,看着这个刷屏的感人故事,不由得想起以前见过的一个朋友——小红。#躁郁症:往返于天堂地狱的“天才病”#
和金晓宇的躁郁症诱发因素一样,不管是抑郁症还是躁狂症,亦或是躁郁症,都要有一个刺激事件的诱因,金晓宇是六岁时因为游戏丧失了左眼的视力。
而小红,是他的产后抑郁。
那年,小红刚生完孩子,就有了产后抑郁。
原本活泼外向的小红突然在产后安静下来,每天躺在床上发呆,也不愿意吃东西,往往一个月才洗澡一两次。
亲朋好友因为小红生了宝宝来探望贺喜,她也不见,甚至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觉得很烦。
这些奶奶看不过了,偶尔抱着孩子会嘟囔着抱怨说,“你看你妈妈,整天床上睡,连你也不管。”
周边一家子老小,连探望的同学同事,都没把小红的这种情况当做病。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孩子三个月大时,小红的“赖床”病一下子“好转”了。而且经常半夜凌晨就醒,像吃了什么药物似地“精神抖擞”地在厨房里洗这儿擦那儿。
孩子的姥姥被鼓捣醒,诧异的看到厨房忙碌的小红,小红听见母亲的脚步声,头也不抬的解释说:“你看我,现在不睡懒觉了,可爱干活了。”
这以后,小红一阵子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儿,给儿子用的纸尿裤叠了一遍又一遍,把屋子里收拾得滴尘不染。甚至在商场里还爱给不认识的人打抱不平;见到熟人说话没完没了,拉着人的手不让走,说到口干舌燥都不舍得停下来...
可是过了这个时期,小红就有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躺在床上十天半月不下床,脸不洗牙不刷,饭也不吃,甚至水液懒得喝。
直到几个月上班后,同事觉得小红不太对劲,建议到医院看看,小红这才知道,自己得了躁郁症。
那么,什么是躁郁症,得了躁郁症都有哪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该怎么治疗呢?
什么是躁郁症?躁郁症,也即是心理学上的“双向障碍症”,和抑郁症一样,是心理障碍的一种。
所谓“双向”障碍,简单的理解可以是抑郁症和躁狂症间替发作,两种心理状态会交替出现,度过一段抑郁期,会像过山车一样过渡到极度激越狂躁的躁狂期,之后在陷入安静而抑郁的低谷,如此恶性循环。
相比于抑郁(甚至重度抑郁)的区别是,抑郁症只在情绪的低谷一端和正常状态之间波动。
患者处于躁狂期时,通常会极度活跃而敏感,可能欣喜若狂、情绪高涨、爱管闲事,情绪极度不稳定,爱发脾气,盲目自信到天下无敌不可一世,视金钱如粪土,对自己的能力和势力范围抱有不切实际的自信。
再次心理状态下,患者奔放而不切实际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健谈,与安静期相比,患者在躁狂期的精力和行动力都显著提高,注意力和感官变得敏,容易冲动和产生难以令人利己的鲁莽行为。
躁狂期停歇后,患者会逐渐或螺旋式转入抑郁状态,可以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方面和细节在没有预兆前提下变得不自信、自卑和抑郁情绪,对周围的一切丧失兴趣和愉悦感。
如果说重度抑郁是人一不小心掉入深渊,那躁郁症就是撑杆跳外加托马斯旋转后直接砸入深坑中。处于抑郁期的躁郁症患者,变得极度压抑和自卑,可以体重很快减轻,也可能食量大涨,感到无所适从神倦疲劳,却难以入睡,觉得自己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罪孽一般不可原谅,并经常构思自杀场景甚至付出自杀行为。
躁郁症患者的躁狂期和抑郁期各自发作和持续的时间因个体情况长短不一,正如专家所说,一千个躁郁症患者就有一千个躁郁症表现症状,每个时期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
还有不到一半的躁郁症患者并不会交替出现抑郁和燥郁阶段,而是抑郁情绪和躁狂情绪同时体验,这一刻自信无比老子天下第一,下一刻或几秒后就悲痛欲绝罪孽深重的想自杀——这既是混合型躁郁症,表现为格外悲痛、疲惫而绝望,同时也感到极其兴奋、暴躁和思维敏捷。
有人对混合型躁郁症患者形容说:“双相障碍的世界,是一部停不下来的跳楼机。”
(防转载内切记号:本文由中医科院药学博士于头条号首发,并在企鹅号同步转发)
如何判断是不是躁郁症?躁郁症都有哪些类型?目前临床对躁郁症的诊断依据,最权威的莫过于DSM-5(中文名称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是有美国精神病学会于2013年颁布的,其中对躁郁症(双向障碍症)这样描述——一一列会导致个人情绪、经历和行为能力出现较大波动的脑部疾病。
然而因为双相障碍和抑郁症都有抑郁这个共同点,所以躁郁症误诊率有10~25%,这部分人最开始被误诊为抑郁症,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基于躁狂期的特点)。
双向障碍症的躁狂症如何判定?
在DSM-5中,指出患者要至少表现一次躁狂或轻度躁狂,才可以诊断为双相障碍。
躁狂症的症状是情绪高涨、精力过于充沛、易激惹这些症状至少持续一周,并且几乎每天都表现。而且在这一时期内,以下7种症状,至少表现有三种:
1.过分自信、妄想。
2.睡眠比平时少。
3.言语(包括与人交谈和自言自语)增多。
4.思维加速。
5.注意力容易分散。
6.精神运动兴奋或目标导向活动增多。
7.不计后果的鲁莽行为增多,比如花钱如粪土。
双向障碍症的抑郁如何判定?
双向障碍症的抑郁类似于单纯的抑郁症,会出现低能或非典型的表现,如睡眠多,能力低下,活动能力弱,食欲减少或增多,体重减轻或增加。
如单纯的抑郁症症状不同的是,双向障碍症的抑郁中可能会出现精神病症状——幻觉和癔症(妄想)。
简单地说,双相障碍有三种亚型:
一型双相障碍:至少出现一次持续一周的躁狂期或混合期,伴随有兴高采烈的心境和超过三个躁狂症状(上面提到的7个里面有三个)。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向极度狂躁,部分患者在这两个期间会经历一段看似正常的平静期。
二型双相障碍:假体出现严重的抑郁期和轻躁狂发作,一般为从极度抑郁转为轻躁狂。
轻度躁狂是一种表现相对温和的躁狂症,虽然不会像完全躁狂那样长时间持续,但症状相同,且通常对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影响不大,也无须住院治疗。
快速循环的双相障碍:也即是上述一型和二型躁郁期快速循环,其表现会在躁狂-轻躁狂-混合障碍-抑郁之间来回切换,并以一年内有至少四次的发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率会远超过抑郁症,且躁郁症患者的寿命要远短于单纯的抑郁症。
导致躁郁症都有哪些原因?常规都有哪些治疗方法?目前不管是医学界还是心理学界对躁郁症的确切原因研究还不透彻,但一般来说会归类于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遗传因素:躁郁症明显带有遗传和家族倾向,因为通过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的躁郁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证实躁郁症的生物遗传倾向。
而且随着躁郁症会随着家族中发病年龄的逐代提前,躁郁症的发病程度也会增加。
生理因素:根据神经影像学、神经免疫功能、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细分领域的研究,都证实了躁郁症致病的心理因素原因。
心理社会因素:负面生活事件和不佳的生存环境应激事件,都可以诱发躁郁症的发生,如失恋、失业、亲属丧失、长期间高度紧张和习得性无助等。
那么躁郁症该怎么治疗呢?
实话说,尽管躁郁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障碍疾病,但如果经过系统、足量而有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常见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这可以快速控制并且,阻止进一步进展。
但是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缓解和阻碍进展,想完全康复,仅靠药物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专业的心理疏导才有可能痊愈。
除了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外,家属或亲人还要帮助患者进行日常自我治疗:
1.积极配合治疗方案实施:患者本人和家属积极向专业人士表达担忧和困惑。
2.(帮助)监控患者的情绪、睡眠、负面压力源和整体生活质量。这能辅助增强药物有效性,以及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触发了症状加重。
3.建立家庭调理日程表:留足时间和空间,予以思考和冥想,保持足够的睡眠,形成固定的生活习惯,轻松按照日程表执行。
4.以合理方法缓解压力:比如放松,音乐,冥想,游泳,散步,听音乐等。
5.亲属要制定安全计划:包括警告标志,应对策略。因为躁郁症患者7成以上自杀行为发生在抑郁阶段。
6.亲友的包容和理解:躁郁症患者更需要陪伴,否则很容易将他们推向深渊。从“精神病院里的天才儿子”的金晓宇事件刷屏来看,就验证了来自家庭的爱的正面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最后,在躁郁症疾病面前,除了已被证实有效的药物治疗外,人人都能做的,是对生命有一颗永恒的敬畏心。正像金晓宇父亲所说,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社会的每一个分子都行动起来,不要让误解和冷漠成为躁郁症患者“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健康明星计划##哆咖医生超能团#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21年第1期《人人健康杂志》谢默文章《冰火两重天的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
标签: 抑郁狂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