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心理健康 抑郁症 82

文/北京和睦家医院 心理健康中心 Dr. Micol Ascoli

小生命的诞生给家庭带来了许多变化,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把重心放在小宝宝身上,而刚刚当上妈妈的女性却遭遇了另一片阴霾:

身材走样的自卑和伤感,睡眠的不规律和减少,情绪的起伏不定,感觉不到别人的关爱和自己的价值所在……

产后抑郁症被称为“悄悄吞噬产后女性的魔鬼”,如何识别和预防?

Q1. 什么是“产后抑郁”?

超过一半的女性在分娩后2到4天会经历所谓的“婴儿忧郁症”,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两周。在此期间,产后妈妈容易情绪化、流泪、疲倦、焦虑,并可能伴有睡眠障碍。

而产后抑郁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超出了这一范围,它包括了典型的抑郁发作,比普通的“婴儿忧郁症”更为严重和持久。

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Q2. 产后抑郁有多常见?

产后抑郁症是分娩可能的并发症之一,每100位产妇大约有10-15人患有抑郁症。

更为重要的是,产后抑郁症也会影响男性,特别是有经济困难和婚姻关系存在问题的年轻父亲。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非常相似。

Q3. 产后抑郁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持续多久?

产后抑郁症可能在宝宝出生后就立刻发生,也可能在分娩后的一年内开始。根据定义,它的一系列症状会持续两周以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产后抑郁症开始于宝宝出生后的一到两个月内,但也有些女性在怀孕期间就已经经历了抑郁症状。

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Q4. 为什么会得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并非是由单一病因造成的。

1. 激素变化

生完宝宝后女性身体的变化,尤其是激素水平的变化(例如雌激素、孕酮和甲状腺激素等),会导致情绪的改变。

2. 睡眠不足

产后妈妈不仅需要顾及自身的康复,还要照顾新生儿,很容易因此影响到睡眠质量,占据睡眠时间。

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3. 心理因素

对于女性来说,怀孕期间和之后所带来的身体变化,分娩带来的母婴分离,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

虽然父亲们不会真正地经历分娩,但是他们的产后抑郁也十分普遍。诱因包括孩子出生后,作为父母在生活中角色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等。

因此,在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之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同样重要。

Q5. 哪类人群更容易患有产后抑郁症?

年轻母亲;有抑郁症病史或家族病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在怀孕期间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如并发症、经济困难、丧亲之痛或失业);婚姻关系不稳定;社会支持系统薄弱(指来自孕妇亲人、同事、朋友等个人社会关系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援助);意外怀孕。有上述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症。

如果婴儿出生时患有严重疾病,需要特殊照顾,或者是双胞胎等情况,也更容易引发父母的产后抑郁症。

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Q6. 产后抑郁有什么征兆?

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妇女会经历情绪低落、悲伤、绝望、流泪、无助、易怒、烦躁不安、焦虑和惊恐发作、极度疲劳、睡眠不足、动力不足和食欲变化。

她们发现自己很难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对婴儿的兴趣下降,这种不同寻常的想法会让人产生内疚和羞耻。有些妈妈会开始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适合做母亲,甚至感觉自己是个“坏人”。

她们通常会回避社交场合,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忽然大哭,并且对性生活缺乏兴趣。伴侣们通常难以理解这种行为,因而会感到自己“被拒绝”。

不仅如此,那些通常会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动和兴趣爱好,对此时的患者来说也可能变得毫无意义。

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产后抑郁所带来的焦虑往往令人难以承受。

新手父母一会儿担心宝宝哭得太多,一会儿又担心宝宝太过安静,或者担心宝宝体重增长不够快,宝宝生了重病,又或者是担心宝宝所处的环境还不够干净、安全……

极少数的、症状极其严重的父母会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因为痛苦的冲动而产生伤害婴儿的冲动和幻象。

虽然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但也反映出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同样可能导致自杀或自残的严重后果。

Q7. 产后抑郁可以治愈吗?

当然可以治愈!有证据表明,在孕期多进行交心的谈话,以及加入正处于同样人生阶段的孕妈妈团体,可以帮助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暂时的情况,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和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尽早发现并识别产后抑郁症非常重要,越早治疗,对父母和婴儿的干预效果越好。

因此,产后妈妈及其家人们要拥有正确的健康意识:产后抑郁症的迹象和症状并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个警钟。

不要因此而误认为这些妈妈是“坏母亲”、“任性”、“懒惰”,甚至“对自己的孩子都不上心”。错误的认知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Q8. 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缓解产后抑郁吗?

首先,有一些简单的小贴士可以帮助阴霾期的妈妈,例如:

寻求伴侣和家人的支持,让宝宝有规律地休息,这能够让产后妈妈有时间照顾自己(比如冥想、正念训练或按摩);告诉亲人自己的真实感受;保持合理充分的睡眠,与丈夫或家人共同分担夜间照顾婴儿的负担;加入一个新妈妈小组,这将有助于打开育娃的社交圈,减少孤独感; 有规律地进行运动,保持健康饮食。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其次,如果抑郁症状持续恶化,两周内没有减退;如果感觉到每天的工作、生活都难以忍受;如果觉得不能很好地照顾宝宝,甚至有伤害自己的想法,请立即咨询专业人员。

请记住,产后抑郁症并不会把人变成“坏妈妈”。只要寻求妥善治疗,避免进一步恶化,就可以帮助妈妈们更加轻松地走出这段艰难的时光。

不仅是为自己——如果不治疗,产后抑郁症可能会持续数月,或者发展成慢性抑郁症。也是为了宝宝——产后抑郁症与母乳喂养问题、母婴关系减弱、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儿童发育迟缓有关。而通过适当的支持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Q9. 哺乳期可以服用产后抑郁治疗药物吗?

可以。哺乳期妈妈在服用产后抑郁症治疗药物的同时,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尽量降低药物的风险性。

虽然大多数抗抑郁药物可以在母乳中找到,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药物会给婴儿带来问题,因此目前来看,母乳喂养是可行的。

得了产后抑郁症,是因为不够爱孩子吗?

图片来源:bigstock

从药物安全性的角度来说,在服药期间选择母乳喂养,必须始终基于最新的的临床实验证据。但对于个人来说,是否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以及是否在服药期间母乳喂养取决于诸多个人因素,因此需要医患双方仔细考虑,权衡利弊。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婴儿的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的好处、未经治疗的疾病对母亲和婴儿的影响、药物的副作用等等,最重要的是孕妇自身对母乳喂养的看法。

是否进行母乳喂养,选择权永远在妈妈手里。

Q10. 计划二胎,还会再得产后抑郁吗?

如果曾经有过产后抑郁症,再次怀孕时,孕妇患有产后抑郁的风险会更高。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之前有过产后抑郁症,并正在计划再次怀孕,请一定要告诉医生。

这样做有助于在怀孕期间制定护理计划,并在宝宝出生后立即进行随访,以便及早发现体征和症状,并尽早开始治疗。特殊情况下,心理咨询和药物也可以在孕晚期使用。

#产后抑郁症有多严重##产后抑郁症#

标签: 男性产后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