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8月的柳絮
图:来自网络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每个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紧张无序的生活,对我们的心理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严重一点的人,甚至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在现实生活中,我认识的四个抑郁症患者,他们看起来和普通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细细想来,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还是有不同寻常的特质。
第一位:邻居家的男孩
我对门的邻居姓张,男的做工程,女的开品牌服装店,感觉他家的条件很好的,虽然离得这么近,平时也很少看到他们,不过,他们的儿子我倒是经常看到。
那孩子比较懂事,听说学习成绩非常好,平时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后来我得知孩子的爸爸为了让儿子有大好的“前程”,初二那年,费了很大力气将俊俊转到了本市做=最好的一家学校。
但他们两口子并不知道,自从儿子转学后就开始“变了”。我也感觉到了那孩子的变化,见了我们之后,一脸的疲惫,好像也不太喜欢打招呼了。
有一次,孩子在公园的小凳上呆呆地坐着,我问他为何心事重重的样子,是不是家里遇到了什么难处。
孩子吞吞吐吐,好久才对我说,他在新的学校,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垫底,让他很苦恼,而他的爸妈则是无休止的责怪,嫌他不够努力。我安慰他,只要自己尽力就好。
是的,这个孩子就读的学校,高手如云,在那里,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学习成绩,他都太不起眼了,和过去相比,他所有的光环都被湮没。
初三中考那年,那孩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勉强考上了一个优高。
那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说话,后来听说,患了抑郁症,在高二上学期,由于神经不正常,学校建议他休学了,从此,我再也没看到那孩子的踪影,不知是住院还是每天宅在家里。
再后来,我听到孩子爸妈的哭声,说是孩子休学一年后,又到了学校,没想到一周后,又故态复萌,竟然跳楼自杀了。他的生命定格在18岁,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文气的男孩。
第二位:高中同学的妈妈
高中的时候,我们五个女同学关系非常好,放假经常各家乱窜,聚在一起写作业。到其中一个同学家,见过她妈妈几面后,大家都不愿意去了。
那个同学性格非常好,经常笑嘻嘻的。她妈妈完全不同,一脸严肃,第一次见到她,就给我们上了一课,说社会不安全,一定要注意,哪里有骗色的凶杀案,哪里有拐卖案,哪里有骗色骗财的,说得头头是道。
我们只好老老实实听着,同学自己说她妈妈每天的任务就是浏览报纸,看到报纸上类似的新闻,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时不时拿出来教育我那同学和她妹妹。
上大学了,同学交了一个男朋友,她妈妈一听到他们是在大学舞会上认识的,第二天坐飞机去学校,逼着同学分了手。同学毕业后,坚决出国留学去了。
一次听到同学爸爸的绯闻,她妈妈犯了病,不能看到任何人,除非是自己的丈夫,而且她要时时刻刻看到他。医生说,这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典型案例。
第三位:曾经的一个同事
那个同事当时22岁,从某著名大学研究生毕业,过五关斩六将考进来。领导特别重视,特意安排在计财处。
她刚来不久的一天,我们坐在一起吃早餐。她住在单位宿舍,她说晚上总是听到有隐约的脚步声,吓得她睡不着。旁边和她住一个宿舍的女孩说没听到,她反复地说:真的有脚步声,还形容得绘声绘色。大家想岔开话题都没成功,一直说到吃完早餐。
之后经常听到她的故事,代表单位参加业务比赛拿奖了,工作中完成任务速度比其他同事慢,哭得稀里哗啦的,宿舍里折腾换锁……
月终需要报送报表,她负责的那部分账目对不上,检查到快下班,还是找不到出错的地方。她的部门领导急了,说今天一定要对上数字,否则她要负责。
她一听,大爆发,哭着跑到厕所,反锁了门,用头撞墙。大家急忙找钥匙开了门,送她去医院。治疗了一年以后,她回来上班。领导不敢让她在计财处了,安排去了人事部门。
人事部门相对压力小,杂事多,她干得非常认真,工作从不拖拉。正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位性格火爆脾气急躁的同事因为报销的问题,和她吵起来,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同事说了一句过分的话(说她是老姑娘),她再次犯病。
两年后她再次回来上班,去了图书馆工作,听医生的建议,养了一只小狗,工作上没有了压力,她那么高的智商,也努力调节自己情绪,至今未再发病。
第四位:我的亲姑妈
提起我这个姑妈,可真是让人头疼。
从我记事开始,就觉得她那张嘴真的恐怖,除非睡觉,只要醒着,从早到晚不停地说,大多数都是废话。
一次,我刚进家门,看见姑妈在,刚想打招呼。她立刻大声说:你别说话,你表哥昨天值夜班,现在在屋子里睡觉。我马上闭嘴了,可是姑妈一直在说,她自己说过的话自己当耳旁风。声音的穿透力又强,表哥一会儿就摇着头从房间里出来了。
她还有一个毛病,只要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 ,她总是要找点不好的事情说,所有人都不高兴了,她反而开心了。
因为她的性格,只有姑父和她单独住,姑父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回来之后听到姑妈说话,经常装耳聋,只有这样才能逼得她闭嘴。
年纪大了,姑妈晚上不怎么睡觉,经常自言自语。我婉转地劝表哥带她去医院看看,表哥不当回事。
姑妈手上长了一个肉瘤,越来越大,医生建议开刀割掉。做完手术的那一个晚上,姑妈大喊大叫,又哭又闹,医院整个楼层所有人一晚上没睡觉。
第二天去神经内科看了病,诊断为狂躁型抑郁症。吃了药,好了很多,但是因为年纪大了,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忘性越来越大。
没有无缘无故的一切。
同学的妈妈是因为同学的爸爸,两个人典型的才子佳人组合,可惜才子风流,她妈妈淤积于心,因丈夫的桃色新闻发病,病得严重的时候,唯一执念还是死死看住丈夫;
同事学生时代跳级、成绩出色,智商上乘可是心理年龄没跟上,一路顺风经不住一点挫折。工作中领导同事没有意识到她的性格缺陷,工作方式粗暴是诱因。她自己发病后,改掉了好强的个性,虽然病情暂时控制了,但是她出众的才华也埋没了;
姑妈和姑父是半包办婚姻,姑父的父亲觉得姑妈能干,执意定的亲。姑父孝顺,只能同意。可惜婚后两人性格不合,姑父不管家、不理姑妈,姑妈好强好胜,排解郁闷的方式就是不停地说,添油加醋地说,带着幻想美化家庭、美化自己。
我国抑郁症近30年发病率暴增10—20倍,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第四大疾病。但是我国抑郁症患者就诊率仅有4%,90%的患者根本没有治疗过,自杀的人数逐年增加。
在患者未发病前,接触过程中发觉她们或者想法奇特、或者行为古怪、或者情绪异常,直到发病,才有所感悟,这些异于常人的举止,就是她们发病的诱因。
发现这些异常,早一些排解,咨询心理医生,平时多运动,接纳自己,拥抱自己,凡事都往好处想,找到根源,很多人也许不会走到患病的那一个阶段。
标签: 抑郁症心理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