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躁狂,时而抑郁,“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心理健康 抑郁症 99

时而躁狂,时而抑郁,“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近日,《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引起全网刷屏,讲述了一位“天才”翻译家金晓宇与其父亲金性勇,充满苦难却又伴随奇迹的真实生活。

这位“天才”儿子金晓宇幼年不幸一只眼睛失明,后来又确诊了一种疾病——#躁郁症:往返于天堂地狱的“天才病”#,也称为双相障碍。

1.双相障碍是怎么回事?

双相障碍是仅次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重性精神疾病,15岁到19岁是双相障碍发病的高峰期。

双相障碍的患者情绪会处于两个极端,在既往发病过程中,既有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也有抑郁的发作。

时而躁狂,时而抑郁,“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当患者处在躁狂相,尤其是轻躁狂相时,常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旺盛、动力十足、思维内容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甚至可以帮助工作超常发挥。

也正因如此,双相障碍一度被称为“天才病”。

但更多时候,重躁狂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他们往往脾气急躁、情绪易激惹、行为轻率、思维活动过快,很难进行逻辑推理等等。

当患者处在抑郁相,会表现为心情低落、悲观伤感,兴趣和快感缺乏,动力和精神不足,语言和行为减少等。

双相障碍是一个发作性的疾病。在发作期,躁狂和抑郁既可以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存在。一般情况下,抑郁发作会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发作会持续一周以上,更严重的会伴有精神症状,比如幻觉、妄想等。

在发作间歇期,精神症状会缓解,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恢复,但也有患者会出现慢性病程,有残留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的缺损。

2.双相障碍和抑郁症有哪些区别?

抑郁症主要指单相抑郁,自发病以来都是抑郁发作,没有躁狂,往往没有特征性性格或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可以使用抗抑郁药治疗。

而双相障碍的患者,除了抑郁发作外,还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患者往往发病年龄小,有家族史,容易有特征性性格,表现为环性性格(精力旺盛和抑郁相互交替)和精力旺盛性性格,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同时还会有一些不典型症状,比如多食、睡眠多、体重增加、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等。

相对来说,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次数更多,持续时间更短,通常使用抗抑郁剂治疗,疗效不明显,甚至还会造成躁狂的发作,或抑郁-躁狂反复发作。

此外,双相障碍多呈季节性发作,容易合并焦虑和物质依赖,更容易出现自杀的情况。

时而躁狂,时而抑郁,“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3.双相障碍该如何治疗?

双相障碍的治疗主要分为三期: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急性期的躁狂或抑郁发作,缓解急性期症状。这个期间治疗时间一般在6-8周,治疗要保障药量充足。

巩固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急性期治疗效果,避免症状反复。抑郁发作需要治疗4-6个月,躁狂发作需治疗2-3个月,药量基本和急性期治疗时一致。

维持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病情复发和反复。维持期治疗是在末次发作,病情稳定后,再维持治疗2-3个间歇周期或者2-3年,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减少药量,甚至停药。

一般来说,发病年龄早或有家族史的患者,都要进行维持治疗。

时而躁狂,时而抑郁,“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在治疗中,不论是抑郁发作,还是躁狂发作,都需要用心境稳定剂治疗,它能使患者情绪处于稳定状态。

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如果躁狂发作,根据情况,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如果抑郁发作,心境稳定剂无法缓解,有可能需要增加抗抑郁剂。#健康明星计划#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郭俊花-【医学微视】

参考资料:医学微视官网-郭俊花《双相障碍》

标签: 躁狂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