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冠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临床实验已“取得良好效果”的分析性意见

心理健康 抑郁症 124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2月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确诊病例2656例,新增重症病例87例,新增死亡病例89例,新增疑似病例3916例。

  截至2月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3738例(其中重症病例618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649例,累计死亡病例811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7198例,现有疑似病例2894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7190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8183人。(信息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鉴于当前尚针对性的特效药,广大公众对吉利德科学在研药品Remdesivir(瑞德西韦)抱有较大期待。关于其临床试验情况如何,2020年2月9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有关情况如下:

  对于外界关注的抗病毒新药瑞德西韦的临床实验情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彭志勇表示,瑞德西韦在动物实验里面证明对SARS病毒、MERS病毒是有效果的,因为这两个都是冠状病毒,和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很多方面类似,所以理论上讲(瑞德西韦)应该有效果。

  不过,“目前只有一个美国病人用过,能否在其他病例身上应用还需要做临床研究来证实,金银潭医院的研究只有3天时间,很难说它效果怎么样,最后要等到实验完以后,专家才能集体评估它到底有没有效果。”彭志勇说。

  那么,瑞德西韦到底效果如何?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能否担当公众对它的期待?正如彭志勇上述所说,准确的结果“需到实验完以后,才能经专家集体评估确定”。然而笔者认为,从展望的角度看,根据有限的信息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分析,提出带有“猜想性”的意见仍是需要和可行的,在此根据现有情况笔者给出“分析性意见”,供大家作酌情参考。

  二、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求异法介绍

  求异法又叫差异法,是指通过考察被研究的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确定在这两个场合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不同,如果是,那么这个不同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其实际运用过程就是把被研究对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种场合加以比较,考察这两种场合中究竟哪一个相关因素伴随着被研究对象的出现(消失、变化)而出现(消失、变化),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因素与被研究对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求同法相比,求异法适用范围更宽,可靠性更大。

  求异法的公式如下:

  场合 先行情况 结果

  (1) A、B、C a

  (2) -、B、C -

  所以,A是a的原因。

  三、瑞德西韦在美国应用情况

  2019年1月3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多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例的论文。其中一篇介绍了美国首例确诊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说明了一种名叫remdesivir(瑞德西韦)的药物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时展现出较好的疗效。但其有效性还要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才能得到进一步验证。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美国首位治愈患者是一位35岁的男性。在住院的第六天,这名患者的X光胸片结果显示出非典型性肺炎的特征。医生们决定为其提供瑞德西韦药物,尽管该药物尚未获得临床批准。住院的第七天晚上,这名患者接受了瑞德西韦的静脉输注。第八天,这名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

  四、分析

  笔者根据国家以及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有关信息,整理出了下述资料。(见下图)

  除港澳台之外全国新冠肺炎逐日新增变化情况分析图

抗新冠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临床实验已“取得良好效果”的分析性意见

  从上述统计数据看,湖北省2020年2月8日较前一日新增重症病例从2月7日的1193例减少到52例,减少1141例,减少比例为95.64%,降低数字和比率足以惊人。而统计范围内的非湖北新增重症病例同日则从前一日的87例减少为35例,减少52例,减少比例为59.77%。湖北新增重症占湖北仍在院治疗病例比从2月7日的6.01%锐减至0.25%,减少5.77个百分点,减少比例为95.88%。湖北新增重症占现有湖北确诊病例比从2月7日的5.16%减少到0.21%,减少4.95个百分点,减少比例为95.95%,该0.21%数据比非湖北同口径比例的0.40%低了0.19个百分点,与此前一日的同口径高出4.15%相比降低了4.33个百分点。湖北新增重症占累计湖北确诊病例比从2月7日的4.78%减少为0.19%,减少了4,59个百分点,减少比例为95.99%,该0.19%数据比非湖北同口径比例的0.35%低了0.16个百分点,与此前一日的同口径高出4.15%相比降低了4.31个百分点。

  从上述分析可见,2月8日湖北省新增重症病例无论是和2月7日比,还是和同口径不含港澳台的非湖北数据比,均降低惊人,或者趋势相反。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该情况的发生?

  笔者认为,应用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之“求异法”可以大胆推测:是于2月6日起临床应用于湖北(武汉)临床的瑞德西韦在2月8日发生了重要作用。这一因素既与2月8日药品显效日相关(2月6日起应用,1日后显现效果,与报道的美国1例次日起显效基本相同),符合2月6日前未应用该药和2月6日后应用该药系“差异”因素,又与非湖北区域内未应用该药属“差异”因素,故而产生差异结果相关。该因素是双重相关因素,故而显示出了2月8日与前一日及此前多日和非湖北区域的重大不同。药物应用和新增重症病例量及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当然,除了该因素外,尚可确认其他多种影响因素,但是笔者根据判断认为,大概率的可能性是瑞德西韦药物产生了主要作用,其他因素则为次要影响因素。

  五、分析性意见

  瑞德西韦大概率能够在抗新冠病毒实验中显现良好效果,药物应用和新增重症病例量及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尽快引起有关各方面高度重视。为治病救人计,需考虑尽快缩短临床实验结果的得出,并应根据情况尽快扩大范围推广应用,特别是需参照“同情用药”原则尽快应用于那些中重度或重危症病人,以最大限度抗击疫情,治病救人。

  六、声明

  由于本文系根据截至2月8日止的有限材料而形成的非分析性意见,故仅供参考,不具鉴证性。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作者无关。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本文作者及链接)

  作者简介:男(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审计研究及咨询。

  电子邮箱:liuzhaoda@sina.com

  715861709@qq.com

标签: 抗抑郁症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