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一般在产后2周发病,产后4-6周达到高发期,产后6个月开始症状逐渐缓解,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1-2年。轻度到中度抑郁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有可能发展为重度抑郁,甚至可能有自杀,对母亲和婴儿都有长期持续影响的可能性。
产后抑郁在产后两周内出现下列5条或5条以上的症状,首先必须具备①②两条: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感;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④失眠或睡眠过度;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⑥疲劳或乏力;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有自罪感:⑧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⑨反复出现死亡想法。
产妇的产后抑郁状态会对其孩子的体格发育产生影响。产后抑郁的母亲会出现神经内分泌的异常,精神因素可影响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释放,而泌乳素的分泌也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可能导致母亲乳汁分泌不足,导致婴儿喂养不足致婴幼儿体格发育受到限制。母亲产后抑郁情绪可能导致孕产妇拒绝在产前或产后接受婴儿喂养知识的宣教,这也可能引起其在婴儿喂养过程中进人误区,不能及时添加辅食等,不能及时给婴儿充足的营养。
所以对于有产后抑郁症状的母亲,应及早根据母亲的心理状态、周围环境等可能导致抑郁的因素,进行个体化的心理辅导,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及心理压力,如可以通过改善孕期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社会、家庭及相关心理咨询减轻父母的心理压力和抑郁状态;通过教育,母亲对婴儿生理学的、行为和社交上的信号更加敏感,并及时反应;通过玩耍、阅读和有益的训练增进父母/看护着与儿童的感情;提高父母和教育者对婴儿神经系统影响因素的认识水平等措施改善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对于受到影响的婴幼儿,应积极促进亲子沟通,根据患者的特征给予个体化引导,加强婴幼儿早期教育及智能开发,促进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
标签: 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