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后:
Hello,这里依旧是大熊。
小时候不是会这样吗?亲人离世的时候,如果小孩问起爷爷去哪了,大人们只会告诉你:“爷爷去打怪兽了,要出去好几个月呢。”
小孩还不懂什么是永别,但是却知道“能再见面”已经足够幸福。大概是因为这样,长大之后,很多人本意是要告别,但是却跟我们说“再见”。
其实大熊对于离别这件事,也曾经耿耿于怀。
不明白为什么晚自习的时候一起偷溜去实验室吃零食的同学,在毕业典礼之后就会渐渐疏远;为什么曾经许诺一辈子的他,会在一条分手短信之后,就重新变成陌生人;为什么人和人的关系不能和菜一样,只要熟了一次,就永远熟了。;直到我看到这句话: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cr.科学松鼠会);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意义,不是永远的“要好”或者长久的陪伴。
而是卢广仲的歌里唱着的:“那一天你走进了我的生命,谢谢你成为了我的几分之几。”
是汤姆·克鲁斯说的:“You complete me.”
文章来源:
心理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