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为重度抑郁障碍,病情应该很重了,不知道您目前的状态如何,除了核心的症状之外,是不是还有悲观厌世或者更加严重的轻生想法,如果有还是先抓紧治疗吧,这是最科学安全的办法。抑郁障碍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有些病人还伴随着幻觉或者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除了情绪问题长期困扰病人之外,感知觉及思维内容的症状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认知功能;之所以建议您尽快接受治疗也是避免延误病情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患病后出现的主观体验使病人感觉能力减退,精神乏力,做事效率下降,整日郁郁寡欢,兴趣丧失等等,这些病态的体验不仅影响了病人的判断力,也会让患者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对自身的信心;所以首要任务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来改善目前的情绪状态,抑郁障碍很多症状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先从一个症状开始治疗,然后让整个病情的表现陆续缓解,这就会提高你的愉悦感受,也就不会感觉那么丧了。
抑郁障碍不可怕很多时候公众对于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障碍了解的并不全面,一旦患上疾病就会手足无措,再加上一些舆论导向的错误引导,会加重对疾病的误解;虽然抑郁障碍目前还不能准确发现病因,但目前的治疗手段是能够对症治疗改善疾病症状的,临床治愈效果要高于其他重性精神疾病,所以只要能在发病后及时就医,就会最大限度的缓解病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当疾病缓解或者好转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来增加患者康复的疗效,让病人真正了解自己患病的性格和心理基础,学会如何避免再次发病,增加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这都是可以有效治疗抑郁障碍的方法。
其实对于患者来说,之所以得病还是因为自身存在性格或者观念的缺陷,不良的事件或者环境影响虽然重要,但自身本来属于易感体质是基本原因,不妨在疾病缓解了之后找一找来自自身的原因,看看是否可以改正或者能够改变之前的态度;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障碍和个体的关系十分巨大,同样面对压力为什么有的人就可以不受影响,有些病人就承受不了甚至崩溃呢?我们在临床遇到的多数患者,有一些相同的特点,比如遇事思前想后,总是觉得自己考虑不周全;心胸狭窄,遇事总想别人的错误,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自我暗示行较强,思想固执等等;这些都是性格方面的缺陷,而如果不能很好的认识到这样的缺点,就会在事件的刺激或者影响下发病,有些事情感的障碍,有些是短暂的精神障碍,有些则是躯体不适感的症状;所以精神疾病性格决定很大问题,我认为把握好自己的性格特点,灵活调整心态会让自己更加从容,自信,感谢关注。
标签: 测一测你的抑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