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来访者,都面临抑郁的困扰。
要有效处理抑郁,首先需要了解抑郁的根源。否则,求助者无法采取明智的行动,进而逐渐摆脱困境。
顺应这种需求,很多关于抑郁成因的研究和科普文章迅速涌现。大量的观点指向了三种主要因素:
第一种是生理性的,比如与甲状腺相关的疾病、DNA差异、大脑激活差异、大脑神经递质变化等等;第二种是内在性格方面的,即抑郁症易感人格,比如追求完美,好胜心强,过于敏感,抗压能力弱,意志消沉等;第三种是外因性的,比如非常流行的原生家庭论、父母祸害论,或重大创伤论、现实刺激论、人际冲突论……等等 这些观点,当然都各有其支撑性的研究和实践。
但这些看似证据确凿的观点,却存在着一个相同且重大的缺陷:对抑郁症患者或陷入抑郁情绪困扰的来访者而言,这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一点:是否抑郁,个人基本无能为力——生理因素个人很难改变,性格改变是每个人常年的梦想却也是常年挫折的来源,而环境,几乎不可能是个人可控的。
所以,当被确诊抑郁后,休学、停工,改变父母或环境,远离刺激源,强行振奋精神,长期坚持服药、咨询等成了大多数求助者被专业人士告知必须采用的“正确”选择。
它们真的是正确选择吗?
2018年,北京安定医院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刚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有多数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足50%,临床治愈率仅36%。而一项针对514例符合临床治愈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近50%患者感觉自己仍没有痊愈。
这就意味着,现有的、最权威的支持方案,其真正的有效率仍然不足20%!这一数据清晰的呈现了一个事实:我们所认为的“正确”选择,并非完美的选择。
在来访者之外,很多正在支持来访者的家属,也会饱受绝望的折磨。比如很多孩子抑郁的父母会非常困惑:即便我过去曾经因为无知而无意中伤害过孩子,但现在我已经改变了,甚至已经低声下气、天天小心翼翼了,为什么孩子状态依然是越来越糟?
所以,对来访者或家庭而言,他们需要截然不同的答案:抑郁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在个人的学习实践中,我逐渐发现,对任何非生理性抑郁症患者而言,其抑郁的根源不是性格,不是环境,也不是过去的伤痛;其真正的根源,只在于一点:是自动化且非适应性的习惯!
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会陷入抑郁症?原因在于:我们内在面对挑战、解决问题时自动化的习惯,包括思维习惯和行动习惯,都已不再具备适应性!也因此,在这种情境下,走出抑郁的途径,不在于吃药,不在于远离刺激、控制情绪,而在于补足技能,重建应对挑战时的适应性的反应习惯!
解决问题的钥匙,从来都在我们个人的手中。只是,很少有来访者真的了解这一点!
要发现并使用好这把钥匙,来访者需要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我的一位来访者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她自认为问题源于小时候父亲出轨,以及由此造成的自己在童年即被父亲抛弃、生活困窘,所以直到成年依然挣扎在人生的贫困线上。
父亲的行为、家庭的变异真的是她抑郁的根源吗?当然不是,它们虽然是诱因,但绝不是根源。在她成年后,面对自己与同龄人相比凄惨的生活,她不断追问“为什么父亲要这么做?为什么他要抛弃我?”的思维习惯,以及“我没有价值,我有问题”的自我评判,还有缩成一团、沉浸在悲伤情绪中的行为习惯,这些才是她抑郁的真正根源。
事实上,当她开始通过练习来重建全新的习惯后不到两个月,她就开始走出抑郁的困境,再次重新拥有了追求并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我的另一位来访者被诊断为抑郁,是因为她幼年遭遇过家暴,以及成年后几段失败的恋情。在痛苦中,她会反复思考“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为了远离伤害,她开始恐惧交友,任何时候,当她感觉到对方可能会伤害自己时,会迅速提出分手。结果,她一直渴望步入婚姻,却始终无法发展出一段真正的感情。
当她开始关注到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并练习使用全新的处理方案时,仅仅六次练习之后,她同样感受到了自己内在的变化,逐渐走出对过去伤痛的持续关注,走出之前已经习惯的恐惧式的自动化行动模式。
在生活中,很多因陷入心理困境的孩子都发现:习惯性远离让自己恐惧的学习、同伴、学校,甚至休学、旅游,都没有带来真正的康复;相反,当他们重建了反应模式,可以带着一切不愉快的感受回到学校,开始试着面对并解决曾经困住自己的难题时,抑郁反而在悄然离去。
所以,抑郁真正的根源,不是所谓的原生家庭论,性格缺陷论,父母祸害论,自我无能论,而是内在非适应的感受模式、思维模式、行动模式!当然,这不是来访者个人的错,因为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如何有效处理心理挑战的行动指导。技能的匮乏,很容易导向行动能力的不足。
那么,在有效处理了自责之后,一个抑郁症患者要如何走出抑郁状态?答案也就在这里:去寻找有效的支持,改变自动化的反应模式,让自己的行动能更好的应对挑战而非逃避挑战!
解决心理困扰的钥匙,一直都在个人手中!
作者:于德志 2019年7月23日投稿于知乎《心理学说》专栏。以上文章由心理爱好者投稿,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作者!
标签: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