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俗是如何兴起的?

心理健康 抑郁症 80

  人类最早的丧葬习俗可以追溯到生活在西亚地区的尼安德特人,他们同人类一样属于智人。插画中常常将尼安德特人描绘为眉毛粗重、鼻子硕大厚实、面相粗野的原始人。实际上,不少尼安德特人都具有典型的欧洲人的五官和毛发稀少的 白晳肌肤。根据发掘出的头骨,考古学家测算出尼安德特人具有和现代人类 同等的脑容量。

  最先通过一定的仪式埋葬死者的就是尼安德特人。他们将食物、狩猎的武器、生火用的木炭连同死者一起下葬,并在死者身体上撒满各种鲜花。人 们在现今伊拉克境内的沙尼达尔发现了一座尼安德特人的墓穴,墓穴内有8 种花粉颗粒。早在50000年前,尼安德特人就已经开始在葬礼上用到火,因为在他们 的墓地中有火把燃烧过的痕迹,尽管其意义尚不为世人所知。

  很久之后的古罗马人相信,葬礼上熊熊燃烧的火把能够将逝者引向永恒的栖居之地。英文中的“funeral (葬礼)”一词即来源于拉丁文中的“fimus (火把)”一词。除了“葬礼”这个词,罗马人还给现代社会留下了在举行葬礼时点起蜡烛的习俗。罗马人认为在尸体四周点起蜡烛能够吓跑急于让尸体复活并占据 尸体的鬼魂。

  鬼魂生活在黑暗世界中,因此他们会避开亮光。现代社会沿用的许多丧葬习俗更多源于人们对鬼魂世界的恐惧,而非向心爱的逝者致敬。黑色丧服。人们都说参加葬礼时身着黑色衣服是对死者的尊敬,实际上促使西方社会将黑色当作丧服标准颜色的原因是人们对死者的恐惧,无论死 者是自己的亲人、仇敌,还是陌生人。

  这个惯例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人类相信,倘若不能随时保持警惕,死者的灵魂就会占据生者的肉体。人类学的证据表明原始时期的白种人在举行葬礼时会将自己的身体涂黑, 以免鬼魂看到自己。更近的证据表明,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非洲,一些黑人部落仍旧会用白粉笔将自己的身体涂成与肤色相反的颜色,以免刚刚死去 的人认出并占有自己的身体。

  在许多西方社会中,死者的至亲都要连续数周,甚至数月身着黑色丧服, 以起到掩护自己的作用。人类学家推断黑色的丧服正来源于早期人类将身体涂成黑色的丧葬习俗。守丧人以面纱掩盖面部的习俗也同样源于这种恐惧。 在地中海沿岸各国,丧夫的女子要佩戴面纱,并身着黑色的丧服长达一年之 久,以躲避丈夫久久不愿离去的亡灵。

  因此,黑色丝毫不意味着对死者致敬,它只是白色皮肤的人用来隐蔽自己的保护色而已。棺材。英文中的“coffin(棺材)” 一词来源于希腊文中的“tephinos (篮 子)”。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苏美尔人就会将死者安葬在用小树枝编结而成 的篮子里。

  和上文的黑色丧服一样,棺材最初也是由于人们对死者的恐惧而 产生的。在北欧地区,为了防止死者对生者纠缠不休,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措施。死者的尸首常常被捆绑起来,双脚和脑袋也都被斩去。为了进一步削弱 死者的力量,在送葬途中,人们还要绕道而行,这样一来死者就无法找到回 家的路了。

  在很多文化中,人|门在将死者送出门的时候都不会选择日常进出 的正门,而是通过在墙上临时凿出的洞,送葬结束之后,这个洞也很快就被重新封起来。将死者葬在距离地面6英尺的地方被视为一种稳妥的预防措施,能将尸 首装人木头棺材里就更安全了,用钉子将棺材盖钉牢进一步保证了生者的安全。

  早期的棺材不仅用很多钉子将盖子钉死(考古学家认为,如果只是为了 防止在出殡过程中盖子滑落,棺材上的钉子就太多了),而且一旦棺材被放进 墓穴后,在往墓穴中填土之前,人们还要将一块又大又重的石头压在棺材盖 上。最后,人们还要在用土封奸的墓穴上再放上一块更大的石块,这就是墓 碑的前身。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死者的亲人们开始在墓碑上刻下充满爱的铭文, 并满怀敬意地造访墓地。但是在这些礼仪出现之前,死者的亲朋好友绝对不会冒险靠近死者的安息之地。

标签: 很丧很抑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