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秃发与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有关 |
日期:2007-06-03 |
据《研究皮肤病学杂志》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发现,雄激素受体(AR)基因发生突变可直接导致男性秃发(MPB)的发生。 据悉,这种雄激素受体基因变异体Stu1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Stephen Harrap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发现的。研究发现,AR基因的突变并未导致该受体的正常结构发生改变。同时,这种突变在未发生秃发的男性体内亦存在。 科学家们认为AR基因的突变应该在男性秃发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它只是众多致病基因中的一种,男性秃发很可能是一种多基因病。 雄激素是人体内一类类固醇激素的总称,此类激素促进了男性生殖系统的成熟。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雄激素是睾酮,它是由睾丸分泌产生的。 另外,先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也支持Harrap教授的这一观点。因为患秃发的多为男性,而睾丸去势后的男性则不会出现秃发。一种拮抗雄激素DHT的药物——非那司提(Finasteride)也被证实可有效治疗秃发。 尤为重要的是,在早秃病人的额部及顶部头皮内发现存在着高水平的雄激素受体,这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文章来源:
心理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上一篇哈哈大笑有利女性乳房健康 下一篇前列腺病的主要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