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性健康教育
芬兰位于北欧,人口500万,是一个工业化民主国家。芬兰在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方面为全世界树立了典范。
一、芬兰性健康教育的发展
从历史发展看,芬兰的性健康教育经历了从教育青少年杜绝不道德和罪恶感行为,到宣传避孕以及预防由性关系引起的疾病的教育重点的转移。与许多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相反,在芬兰,进行避孕措施方面的知识传播、广告宣传或者避孕用品的分发从来都是合法的。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芬兰,性健康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家庭责任。当时在学校里还没有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程。1944年,国家教育部向各个学校和教会机构发布了一道有关性健康教育的指示,要求生物教师、生理卫生教师、芬兰语教师以及教会人员为人们提供性问题方面的指导。
1948年,教育部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为性道德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制定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编制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指导手册。这些手册被分发给各个学校、学院、政府健康部门、教会登记事务所以及一些年轻人的组织,费用由政府承担。在这些指导手册中,还附带有一些道德观点,指出了适合于年轻人性生活的条件。
60年代初期,芬兰的家庭教育领域为教师们开办了第一批夏季大学课程。在中学,性健康教育力度仍然非常薄弱。到了70年代,国家教育部设立了一个工作委员会,为综合性中学编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性问题的教学材料。编制工作于1976年结束,但是此举并没有引发更大规模的学校性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尽管如此,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展了避孕指导教育。
早在50年代,芬兰政府就为所有学生制定了统一的学校健康保健措施,性健康教育也于70年代以前纳入到这个措施当中。实际上,从那时起性健康教育已经把重点放在了性生理、性解剖、避孕以及性传染疾病等几个方面。这套保健措施所取得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生物教师、健康教育教师以及校医和护士的个人兴趣,这些人负责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教育对象大多是十五至十六岁之间的九年级学生。
自1972年以来,芬兰初级健康保健法案要求各种政府部门为所有需要的人群提供避孕咨询服务,这些人群当中也包括学校的学生,他们获准去公共卫生诊所或学校的医生和护士那里寻求所需的帮助。医生或学校的护士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向女孩子提供避孕药丸。
从70年代至90年代,芬兰的性健康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芬兰性健康教育专家分别于1971年和1992年组织了大规模的性健康教育调查来了解这二十年间,芬兰青少年的性知识和性知识的来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调查发现,在家庭和学校里,对性问题的讨论都在增加。1971年,有39%的青少年男性和41%的青少年女性在家里获得过性知识;1992年的数字分别为61%和64%。1971年,有10%的青少年男性和14%的青少年女性认为他们在家里获得了充分的性知识;1992,这两个数字上升到29%和32%。1971年,有28%的男性和33%的女性报告说,他们在学校里接受过性教育;到了199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4%和74%。1971年,只有7%的男性和8%的女性认为他们有足够的性知识;到了199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5%和32%。这些数字表明,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在这二十年间里有了显著的增长。对于90年代的芬兰青少年来说,谈论和学习性知识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情了。
二、芬兰学校性健康教育
在芬兰,所有年龄在7岁至16岁之间的儿童都要去学校上学。16岁以下儿童的辍学率不到1%。在13岁至15岁学生的学校课程当中安排有性健康教育课,而且相关教师都经过性健康教育培训。所有的学校都有针对学生的健康保健服务,并且学校的护士人员和医生也为学生进行培训和进行个人指导。每一个16岁的学生都会通过邮件方式收到有关约会、人际关系、性和家庭计划等方面的信息宣传单。邮件中还附有一个避孕套样品。信息宣传品由社会事务和健康部门印制,专门供青少年阅读。
1996年芬兰在全国综合性学校里进行了一项针对七至九年级(13岁至15岁)学生的性健康教育调查,就教育形式、内容、手段、目的和时机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了解。
1、性健康教育形式
这次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学校把性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其他一些课程,如在八年级,体育课教师会把性问题与健康教育放到一起来讲,在九年级,生物课教师通常会结合生物学知识来讨论性问题,而家政课教师则把性问题与家庭教育放到一起讲。此外,至少有一半学校的健康护士为每一个高年级班级上性健康教育课,并作为避孕的指导教师。
2、性健康教育内容
在七年级,半数以上的学校会在青春期发育和月经周期等方面对孩子们进行指导;在八年级,有一半的学校教授性交、“第一次”、避孕、性病、约会和情感等内容。在九年级,除了上述主题以外,几乎所有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内容都包括性器官及其功能、射精、妊娠、怀孕、生产和人工流产。还有为数不少的学校在课堂上讨论性别角色、性道德、性学名词以及成年人的性生活等。
3、性健康教育手段
几乎所有的学校在九年级的教学当中都使用录像带或者电影等教学手段。平均每五所学校中,有四所使用课本;每三所学校中有两所向学生们发放各种小册子;有三分之一的学校负责安排避孕方面的咨询或者去家庭计划诊所。
4、性健康教育目的
[z1] 和不严肃性关系带来的害处等不被列入重要的教育目的。大部分教师认为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少年在男女关系和性生活方面做好准备。教师们并不想干预青少年在道德方面的自我选择,或者向孩子们灌输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更不想在性方面给孩子们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
5、性健康教育时机
这次调查还发现,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专家,都认为学校性教育开始的时间太迟了,还应该再提早,至少应该再提早两年实施全面的性教育,即从五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性教育。
6、性保健和咨询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性教育的力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健康保健部门,健康保健部门配合每年的学生身体检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性问题。除去体检时间之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女孩和五分之一的男孩还会选择其他时间去学校健康保健中心进行性问题方面的咨询。大多数学校还向学生们发放避孕药丸。
在芬兰,人们对学校性教育表示出了相当的信任,大多数人认为学校的性教育不会引起青少年过早地涉足性行为。是否在学校里开展性健康教育早已不是争论的重点,大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搞好学校的性健康教育。
三、性健康服务
1、性健康服务机构
在芬兰,公共健康保健服务惠及到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人。预防性健康服务、咨询和信息等都是免费的,一些基本的避孕用品,例如宫内避孕环和避孕药丸等,也都是免费的。几乎所有的母亲们以及越来越多的父亲们都参与了生育前的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活动是公共健康保健服务中心举办的。刚做母亲的女性会受到一个妇女保健盒,里面有婴儿保健用品和避孕套,以及产后避孕方法建议等。
芬兰的各个地方当局仍然控制着主要的健康保健服务行业和医院,其经费主要来自当地的税收。健康中心为每一位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居民提供全科医生、母婴诊所以及学校健康保健等服务设施。除了公共健康保健系统之外,还有一些私立的健康保健服务。有些城市还开设有对外开放的医疗诊所,青少年可以打电话或亲身前来咨询有关人际关系、避孕措施以及其他性问题的信息。
芬兰家庭联合会是芬兰的一个重要的性健康保健组织,在她的旗下有与人口和家庭政策问题有关联的健康和社会事务领域内的许多分支机构。除了咨询和生殖健康诊所和儿童保健服务部门之外,该联合会还主持开展人口和家庭福利问题方面的研究工作。
2、避孕和人工流产服务
芬兰的青少年怀孕和生产比例曾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在避孕方面,芬兰有着很完善的服务措施。青少年可以从学校的健康保健服务中心领到避孕用品。法律或其他规定要求,曾经有过生育或人工流产经历的人需要接受避孕方面的咨询辅导。在芬兰,人们很容易获得性健康咨询服务和各种避孕措施的指导。由于在避孕手段的研究和生产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从国际上看,芬兰被认为是在避孕措施组织实施方面的典范。避孕套和避孕丸比较受青少年的欢迎。
由于各种避孕措施的宣传和服务非常到位,芬兰的人工流产的数量有了显著的下降。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较,芬兰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数量要低得多。按照1970年通过并实行的有关终止妊娠的法律,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是免费的,而且非法人工流产手术几乎已经完全绝迹。根据1972年制定的初级健康保健法案,人工流产的费用是由政府健康部门支付的。1978年,芬兰对人工流产法案进行了修订,规定实施怀孕十二周以上的人工流产手术需要中央管理委员会的批准。1985年又重新修订人工流产法律,该法规定,如果发现胎儿有某种疾病,在怀孕24周以前(而不是以前的20周)可以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如果孕妇的生命或健康处于危险状态,那么可以在任何时期终止妊娠(甚至在怀孕24周以后)。在过去20年里的实际操作当中,对终止妊娠没有任何条件限制,至少在怀孕十二周之内是这样。在芬兰,如果一次怀孕可能会严重危及孕妇的健康,或者孩子很可能出现天生不正常的情况,那么人们对在这些情况下实施人工流产几乎没有什么异议。
由于芬兰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对青少年有效的性健康教育,使得芬兰的少女怀孕率和人工流产的比例一直保持在世界各国最低水平的行列。芬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应该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