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接受继父母的关爱
目前,由于城市生活的便利,家庭内的劳动较少,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比较理想。所以孩子与继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情感方面的,而不是物质方面的。俗语常说“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秀才”,虽然打骂孩子不对,但在一定程度上的严格管教仍然是必要的,父母在管教子女时情急之下打一巴掌骂一顿也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但在重新组合的家庭里,对于子女的教育经常成为棘手的问题。继父母是否有权对非亲生的子女进行教育呢?从法律的角度说他们是有权利对子女进行教育和监护,但在实际生活中管教经常会产生冲突或误解。亲生父母怎么打骂,孩子都不会记仇,一转身就忘了挨打的事了,但要是继父母打骂孩子,孩子就会本能地认为如果是亲生的儿女肯定舍不得这样打骂。他们也会认为继父母没有资格管教,因为自己不是他们生养的。这种对父母婚姻失败的叛逆和报复心理经常导致与继父母的关系对立和僵化。另外,有些继父母也非常疼爱和可怜非亲生的子女,认为他们已经受到父母离婚的情感伤害,不忍心再对他们严格管教,这样就会对孩子过于放纵,甚至让孩子变得没有教养,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做又害了孩子。
在现今社会中,无论是继父还是继母对非亲生子女粗暴无礼或有殴打行为的较为罕见。如果真正存在矛盾的话,主要是交流不够,或孩子自己有抵触情绪。如果能够坦率地交流,孩子会从自己受到教育的角度看待和理解继父母的管教,主动搞好关系,这也是丰富人生经验和智慧的过程。人际交流技巧是人生最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如果能够处理好同继父母的关系,这就等于学习到了社交技巧。继父母如果能够被非亲生子女真心地接受,他们会感到比亲生的子女对他们好还要更加快乐。再婚的双方往往都担心对方的孩子不能接受自己,这也是他们对再婚最畏惧的地方。如果孩子认识到这一点,能够与他们好好相处,不但继父母能够愉快地生活,而且最重要的是与你一同生活的亲生父亲或亲生母亲也能够快乐地生活了,他们就会彻底摆脱离婚为他们带来的伤害。在快乐的家庭中,你自然也会兴高采烈,乐不思蜀了。幸福没有客观的尺度,它来自主观的判断,转变观念是获得幸福的重要一环,错误的固执己见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只会弊多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