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身心发育基础
一、 青春期的心理发育
1.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对自我的认识。它包括:自我评价、自尊等等。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人的生长过程而逐步产生的。
青春期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充实的过程。自我意识逐步由对个体外部特征的兴趣转向更多地在意个人内心的感受。评价自我时,不再局限于原封不动地接受别人地意见,而是,自我观察,从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些都反映出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2. 成人感的形成和独立意向的增强
青春期心理发育另一最突出的特点时青少年的成人感的出现和独立意向的明显增强,独立意向的增强影响到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为表现自我的独立,有意识地显露出对父母、成人的反抗情绪和疏远意图。而与此同时,他们却与同龄伙伴的关系日益增强。这些独立意向的发展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历程,它最终可以帮助青少年确定自己作为一个不依赖家庭的、能够自我生存的个体身份。
3. 性意识的全面觉醒
赫罗克把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归结为四个阶段:
我国学者也对性意识的发展有过一些相似的划分,将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分为疏远期、接近期、向往期、爱情期。青少年从第二性征出现因为身体上明显的男女性别分化,致使青少年最初出现心里不安、困惑和焦虑,男女同伴彼此疏远;随后由于性发育,以及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便开始由以前的反感变成好感;继而表现为对异性的倾慕和对爱情的憧憬,开始愿意与异性交往;最终在身心发育和正当交往的基础上,感情进一步发展,而进入爱情期。这一历程正是反映了青少年的性意识不断发展,走向成熟。
除此之外,青少年的思维方式、社会交往范围等也在发生变化,抽象逻辑思维的方式逐步形成,情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趋于稳定。然而,依然带着一些”心理断乳期“的特征,“两极化”表现明显。
从一般意义上讲,生理和心理相互联系,青春期身体的成熟要早于心理的成熟,身体生理上的成熟为心理发育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许多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是缘自身体上的巨大变化,并与之相伴而生。然而,可以说青春期身体成熟的变化相对明显和单纯,而心理上的成熟则更为复杂,受到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青春期青少年自我意识、性意识的发展上,我们都可以发现明显的一个时代或文化的烙印。同时,心理发育还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近年来随着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的显露,青春期青少年出现了“心理社会延迟”现象。青春期是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它即保留了儿童期的一些幼稚,又显露出成人期的某些成熟。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与依赖混杂的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