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的感情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34

 

                                                       我们这代人的感情

    人不能没有感情,感情有不能离开人而存在,人是感情的载体,感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之一,这是我对于感情的一个浅显的看法.

    一个人的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也随年龄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发生着或大或小的改变.不从大处说,就以我从小到现在所观察和周围人的感情为例,谈谈人们不同时期感情的变化.

在这里我也把感情分成大家常常所分得类:亲情、友情、爱情,而不同时期则就分成三个感情变化比较明显的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

小学阶段的感情里只有亲情和友情,很少会有爱情这样的字眼,而这时的亲情和友情也是最简单的,其实那个时候又哪里有什么亲情和友情的概念啊!只是在小孩子纯黑闪亮的眼眸里谁对我好我就喜欢谁,谁就是我最亲最爱的人,要是和谁抄了架,那也只是口角,当时的事情,吵完了打完了记性好的时间长一点不再一起玩,记性不好的一会又在一起了,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几个小孩会把这样的矛盾记在心里。但是这个时期也是执拗的,一旦对什么形成了印象,一生都会受这个印象的影响。或许也就是因为这样,人们喜欢用无忧无虑形容童年时光,人在一审通过业最容易想念这段纯真岁月。

中学阶段就丰富起来了,对亲情和友情有了概念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学会了思考问题。渐渐的不服气父母的传统,也不服气父母的教育,和他们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纹,但血浓于水的联系却是无论如何也割裂不了亲情的,这样的裂纹总有一天会弥合。对于友情则是“寻寻觅觅”,因为开始认识事物,思考问题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交朋友被看作是一件大事,所以这时的朋友是有心灵契合的,当以后再回想起来时,所有朋友还是中学时期的最真最好。至于中学的爱情则是琼瑶小说里不食人间烟火只要爱情就一切都好的男女主人公,那时一种温柔和缠绵,但那大多只停留在想象之中。中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幻想的时代。

大学是一个感情复杂交替的时期,开始承认接受并运用马克思的“客观决定主观”的理论了,现实就是现实,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爱情受挫和友情难寻的俄打击后,终于认识到亲情才是最牢不可破,最具包容性的。一切都趋于现实,做和不做很多事情的原因和动力也更多是出于对现实的考虑。情投意合的爱情谁都希望,但爱情也不能当饭吃当以穿,因此爱情在很多现实的因素下被搁置了。而友情则是在烦恼时能听自己发牢骚的一个安静活物,在自我感觉良好,需要精神刺激是能投以欣赏和肯定的“评论家”,既然这样又怎么能有真正的友谊呢?很多人和事时有驱使的,说是现实倒不如说是利益。

这就是八十年代出生人的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