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少女的初恋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30

少男少女的初恋

 

初恋,往往发生在少年期,少男少女的初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少男少女的初恋是情的“萌生”,不是性爱的本身,它往往是单方面的、心理上的、感情上的爱恋,是纯洁的心理之恋。这心理之恋往往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具有不现实性和脆弱性。它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给人留下的是亲切的甜蜜的回忆。

2.爱情不仅是对异性的肉体的追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人类在精神上亲近的需要。而少男少女的初恋几乎完全是精神需要的追求。

3.少男少女的初恋是以异性的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最纯洁、最真挚的感情,它不含有任何杂念。这种爱是不自觉的,却是真诚的,感情色彩十分丰富,它不考虑各种各样社会因素,是两性之间最自然的爱恋。中学生对异性的爱恋又是比较朦胧的,受对异性的好奇心驱使。这种自然的爱恋的流露,过了少年期再也不会出现。

从当前世界的一些地区来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男少女的营养状况普遍比五、六十年代好,因此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增长得比较快,性成熟的时间也提前了。

现代家庭又比较注意智力投资,中小学生的知识视野普遍在扩大,大量的并非针对中小学生的刊物、言情小说及反映恋爱的电影、电视和爱情歌曲等在学生中公开而广泛地流行。当代世界的图书、刊物、广播、电影、电视相当普及,在这些小说、戏剧、诗歌、歌曲、美术作品、摄影照片、画片中,性刺激量在大大地增加,这些都对少男少女的性意识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初恋总是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绝不会离开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而出现“早恋”的。应该说,初恋是随着生理、心理发展的步伐,正点到达的。

少男少女初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一般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爱慕意识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异性的爱是悄悄地发生,悄悄地进行,是默默地爱,或称为“暗恋”。在这个阶段里,他们喜欢观察异性同学,愿意接触异性同学,但又由于害羞,总要回避异性同学。所以便把对异性的爱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轻易流露。甚至直到毕业分手也不向对方流露真情。

第二阶段是由爱慕意识发展到具有初恋行为的阶段。这阶段的特点是双方愿意或默许发展更加亲密的异性关系。如果说第一阶段具有“单相思”的味道,第二阶段就带有“心心相印”的意思。这时男女同学之间不再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关系了。

少男少女的初恋,是少男少女寻求友谊的普遍性心理特征,是由生理和心理发展而引发的一种既合“情”又合“理”的现象。 因此,不能把少男少女稍有接触或接触频繁,就说他们在搞对象,更不能嘲之为乱搞和作风不正派。

心理学家认为,初恋是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他们说,一般在12岁到14岁学生开始步入青年期,这是学生性的成熟期。第二性征出现促使了学生的心理巨变,寻求友谊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在萌芽、在发展,应该说是可喜可贺之事。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时的女孩喜欢打扮,男生突然爱整洁,注意起外表美,男生在女生面前表现得特别好;他们愿意接近异性又有点害羞,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性格活泼开朗的人会突然变得沉静,豁达的人会变得古怪;两人电话、通信往来频繁,对集体,特别对同性朋友的交往趋于冷淡。

爱情不仅仅是肉体的吸引,智力的一般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的道德和心理的发展,是情感和审美的发展。高尚的情恋的培育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学生具有心灵美,才会对另一个人的依恋建筑在道德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理智才能帮助情感,纯洁情感,给情感增添道德力量,才能从道德上使内心活动变得高尚。让道德的成熟走在性成熟的前面,以德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