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请多爱我一点
阅读提示
爸爸的婚外恋在萍萍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长长的阴影,如今,萍萍已18岁,爸爸与当年的婚外情人也早已另组家庭,并有了孩子。可是,与妈妈生活在一起的萍萍却总是跟爸爸现在的妻子发生种种不愉快,她总觉得爸爸对她的爱,被别人夺走了大部分。
我一向拿手机当手表来看时间的,所以每天清晨睁开眼后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看看几点了。这个时候我最害怕的是有读者的电话打进来。因为还处于睡意朦胧的状态,情绪一时没调整过来,生怕接听电话时带着不良情绪,对读者不敬。那天清晨,萍萍(化名)的电话恰恰是在我最害怕的那个时候打进来的。她一声“阿姨”,脆生生的,稚气未脱,叫得我立马调整好情绪,正经八百地接听她的电话,生怕稍有怠慢给小朋友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以为她顶多是个初中小女生。
她说她想讲讲父母离婚对她的影响,她还说,她太爱她的爸爸。
我对萍萍年龄的猜测虽然不准确,但基本的感觉还是没有错。18岁的萍萍刚刚参加了高考,可是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得多,一脸的稚气,脸型、声音、衣服、手表、书包都很卡通,确实像个初中生。
没想到,在讲述过程中,这个像从“卡通”片里走下来的女孩,其言谈有时让我这个成年人大吃一惊。
我有一个好爸爸
我爸爸、妈妈以前是一个大单位的同事。爸爸在一家效益很好的工厂当工程师,妈妈在厂医院做财会。他们是经过四年恋爱后结婚的,感情很好。从我记事起,我就感到家里的气氛很和睦,爸爸、妈妈感情很好,从没见他们吵过架。
妈妈是个好女人,温柔贤惠,人很细致,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爸爸脾气很好,不爱多说话,宽容大度。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喜欢跳舞,每当傍晚妈妈出去跳舞了,爸爸就抱着我站在门口等。那夕阳的余辉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
爸爸还特别有耐心,我上小学之后,功课都是他辅导,他一遍一遍地给我讲,不厌其烦,直到我弄懂为止。
萍萍对爸爸的深爱,从她的每一个表情中一览无余地表露出来,何况,她在讲述过程中,多次直截了当地说:“我太爱我爸爸了!”我想,每个当了爸爸的男人听了这样的话,都会羡慕萍萍的爸爸。
童年是快乐的,但我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我以为每个小朋友都过着像我一样的生活,我还以为这种快乐会一直持续下去,伴随我长大。但生活却往往横生出许多意外的枝节。
记得我八九岁的时候,家里的电话总是莫名其妙地响,如果是我或我妈去接,对方不说话就挂断电话,只有我爸接,电话那头才讲话,而且一讲就讲很长时间。为此,妈妈摔过几次电话。从那时起,家里的气氛就有点紧张了,我心里也很紧张,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问爸爸妈妈,他们只说大人之间的事情,小孩子别管。但他们也不吵架,只是冷战。我就成了他们之间的传声筒,家里有什么事要互相交待的,都是我在中间传话。
妈妈是个很有涵养的人(那时候我不懂,现在我懂了),她从不骂我爸爸,也不在我面前说爸爸的坏话,后来,大概她实在憋不住了,有一次在我面前说爸爸在外面有了女人。我以前隐隐约约的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
爸爸、妈妈冷战3年后,外表温顺、内心坚强的妈妈毅然决然地提出了离婚,我被判给妈妈抚养,由爸爸支付我的学费与基本生活费。虽然是跟妈妈一起生活,感情上,我一直认为我喜欢爸爸胜过妈妈。
我知道,很多离异家庭的小孩,如果是因为父亲有外遇而导致家庭离异,多半会受母亲的影响,对父亲多有责怨,没想到萍萍不仅不怨恨他父亲,自始至终都表达了对父亲强烈的爱。
爸爸有了新家
离婚后,爸爸没有立即搬出去,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才搬走。我永远记得爸爸走的那天的情景。我看得出来,他有一种很强烈的不舍,一步几回头。既然跟妈妈因几年的冷战没有什么感情了,那么,他舍不得的一定是我。
萍萍的眼里渐渐有了泪光,白皙光洁的小圆脸也涨红了。
爸爸不久就与那个女人结婚了。爸爸要我叫她阿姨,我心里不愿意,但嘴上还是乖乖地叫,因为我怕爸爸不高兴,更怕因为我的原因导致他在那个家里受委屈。
离婚后,爸爸开始还经常抽空到学校来看我,一周一次,虽然每次见面的时间很短,但能见到爸爸对我来说是最快乐的事。但好景不长,后来,只要爸爸来看我,阿姨总会打电话过来问爸爸是不是只和我在一起,旁边还有没有其他人,开始我总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才渐渐悟过来:她是怕我和爸爸、妈妈三人团聚。我希望和爸爸单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可是,阿姨每次在电话里这样无理取闹总是让我的心情从沸点降到冰点。
我觉得,我所有的不快乐都是因为那个阿姨引起的。
去年有一次,妈妈因为房子过户的事情,去单位找爸爸签字,被阿姨知道了,她晚上就打电话过来对妈妈兴师问罪,说:“你如果还想要他,我把他还给你就是!”妈妈气愤得与她在电话里吵了起来。
看着妈妈的眼泪,我觉得妈妈挺失败的,被人抢了老公,还被人骂。爸爸也是不可思议,如果说是因为一个比妈妈年轻漂亮的女人闹离婚,还可以理解,可是,那个阿姨年纪也不比妈妈小,还离婚拖着个孩子。
听到一张娃娃脸的萍萍讲出如此成人化的话,我不禁吃了一惊。
我不会看着妈妈被人欺负而袖手旁观,只要抓住机会,我也会在电话里跟阿姨吵架。
后来爸爸说我不懂事,还让我周六、周日以及逢年过节都不要给他打电话,平时也不要往家里打。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他每次给我打电话都是周一至周五在厂里打的,周末从不给我打。为此,我特别生他的气,我觉得他太胆小了,再怎么说我也是你亲生女儿啊,为什么女儿跟爸爸联系要搞得像特务接头呢?我发誓以后绝不主动找爸爸。
爸爸,你是女儿永远的牵挂
后来有一次,我在爸爸家玩时,发现厨柜上有一条刀劈的裂缝,我问他原因,他随口说是阿姨砍排骨时砍裂的,我想,现在还有谁把外面买的骨头带回家里砍呢?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他和阿姨吵架时砍裂的。原来,在新家里吵架成了家常便饭,主要导火索就是我。我突然可怜起爸爸来,也原谅了爸爸。爸爸性格内向,总是打掉了牙往肚里咽。
为了爸爸在新家里能够安静地生活,我很少去打扰他,连电话都很少打,虽然我想念他,希望他能来看看我,哪怕是一小会儿我也满足。
今年3月初,我过18岁的生日,爸爸到学校来看我,我好高兴,因为平时爸爸都不敢来看我。我们正准备到校外去吃饭,却发现阿姨也跟踪而来了,我不希望父女独处的快乐时光有个外人参与,但阿姨坚持要跟我们一起吃饭。为此,我跟她又起了口角,结果闹得很不愉快。我的这个生日一点也不快乐。
这次她跟踪而来还是因为担心我、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利用我的生日团聚,我真搞不懂,我爸爸、妈妈都已经分开这么多年了,爸爸跟她也已经有了一个3岁的小弟弟,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爸爸出来见见自己的女儿呢?
我感觉爸爸生活得并不快乐,这成了我唯一的牵挂。
有一次,在电话里我听爸爸说他心脏有问题,我当场就急得哭了起来。跟老师请了假跑去工厂看他,却听到他跟同事说,如果他病了,他不指望着我能去照顾他,只要能去看看他就心满意足了。我觉得爸爸好可怜,要求好低,如果他病倒了,我会一直守在他身边,我是他女儿啊。
我对爸爸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他偶尔能陪陪我。可是,为什么这样的要求有时也成奢望呢?
让我觉得委屈的是,在我跟阿姨所有的口角中,爸爸从来没站在我这一边,难道真的每次都是我的错吗?更让我尴尬的是,爸爸那边的亲戚对我也越来越冷淡,过年过节团聚时,我感觉自己在那一大家子人中间像是个多余的人,没有人在乎我的存在。以前姑姑他们是那么喜欢我的。
萍萍拿出一些照片,有多年前的全家福,奶奶、姑姑、叔叔、伯伯……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那时候,萍萍还是个穿着开裆裤的婴儿,坐在奶奶怀里。
从萍萍的表情和语气里,我能感觉到,她是多么怀念以前那种乐融融的大家庭气氛。
最让我伤心的是,前些天,我和妈妈、小姨送姥姥去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碰到了爸爸一家人,阿姨拿着手机大声讲话装着没看见我们,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她的态度我不在乎,可是爸爸在后面神色紧张地亦步亦趋,连一声招呼都不敢跟我们打。
虽然伤心,也生爸爸的气,但我还是深深地爱着爸爸,我真的希望爸爸在新家里能高高兴兴地生活。
[记者手记]视角
本报记者毕云
看任何东西都会有一个视角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会是不同的景象。萍萍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待大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有时单纯得可爱,有时又有超越年龄的成熟,并受到成人世界的世俗价值观的影响。这让一向不爱动脑筋的我,开始认真思考成人婚姻对孩子的影响。
一对男女从相爱到分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是是非非有时很难说清。但无论他们分得多么彻底,如果有孩子,就有了一份永远的牵挂。不是牵挂彼此,而是各自牵挂孩子。离婚后,成人间所有的言行都应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这一点萍萍的父母做得不错,没有在孩子面前互相诋毁,破坏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新家庭的那个继任呢,也应该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你“抢”来了自己心仪的这个人,那么,你就该接受他的历史,宽容他,信任他。用爱他的心去爱他的孩子。
孩子呢,也应该理解父母,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无私的,也许因一时的客观原因表现得不那么外显,但那爱一定是深藏在心底的。萍萍那么爱自己的父亲,也是因为体会到了深藏在父亲心中的爱。
如果离婚已经无法避免,那么,就尽量将离婚给家庭、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少吧。
真希望萍萍和她的阿姨早日冰释前嫌,既然都深爱同一个人,为什么不让那个人快乐无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