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情欲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位思想家。他的思想学说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记录孔子言行的文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论语》除了记录和介绍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和方法之外,对男女情欲亦有精辟的论述。
孔子认为,色欲是人们的共同需要,是无师自通,与生俱来的。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个人要想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先天”是帮不了什么忙的,必须靠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而“好色”(即情欲)则不然,它可说是出于天性自然,凡健康的成年男女,都有要求满足性欲的本能。但人的性欲要受道德、法律和社会舆论的约束。因此,对于人的性欲必须因势利导,使之遵守性爱道德,行为有所规范,不能放纵,性生活要有节制。这样,既不会损伤身体,也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孔子也曾教诲弟子说:“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乃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讲,一个人处在青少年时期,生理上初步发育成熟,性机能日趋旺盛,男子精满自溢,女子月经按时来潮,性欲萌动勃发,颇有跃跃欲试之态。但此时一定要有所约束,因为此时身体并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极情纵欲,则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给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青壮年时期,生理上虽已完全发育成熟,但性生活也要有一定的克制,绝不能肆意房中,放纵情欲。这样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会酿成难以预测的后果,因而强调“戒之在斗”。而人至暮年,血气已衰,则要“戒之在得”。
文章来源:
心理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上一篇性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
下一篇30岁男人的婚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