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海归女孩患抑郁症,一年后治愈自己

心理健康 抑郁症 62

“每天凌晨醒来,我都无比怀念睡着的时候,要是永远不醒该有多好。每天都强迫性刷牙、洗脸,换不同的姿势躺着,让生活细节印证我还活着”。这是海归女孩尹羽分享在平台上的心情日常。

尹羽24岁,悉尼大学研究生。海归身份没给她任何加持,却让她患了轻度抑郁症。

眼见病情日渐加重,尹羽颓废沮丧,打算用药物来维持艰难的人生。可就在她不抱任何希望之时,却无意间找到了治愈的“药”,对抗了一年的抑郁症,竟然慢慢痊愈了。

日子没有缝隙,活着都是错误每到下雨天,尹羽的抑郁情绪就愈发严重。急切的雨滴,细细密密地砸到地面,如尘世里焦急赶路的人群,忙碌且无序。雨声渐大,心情也阴郁得没有缝隙。24岁海归女孩患抑郁症,一年后治愈自己

铃音响起,她皱着眉头接起电话,敷衍几句,就似烫手般扔掉手机。对待手机,尹羽的心情比较复杂,喜欢玩手机打发时间,却讨厌手机信号连接的外面世界,那不痛不痒的关心最让她恐惧。

尹羽整日无所适从,每天只思考一个问题,日子要怎样过,才不会这么狼狈?一本卡耐基的《人性弱点》被她翻得破烂不堪,用透明胶带粘住的残破54页,日子久了,附着56页一起脱落。每当家人翻到这本书,尹羽就带着惊恐的语调大喊,“小心”,似乎,那破败的不是书,是她无法捡拾的灵魂。

这是尹羽去年的状态。她说自己“感冒”了,情绪重感冒,吃了药,休了假,却迟迟未好。

说不清楚引发抑郁的病因,也许是回国后找不到工作的落差;也许是勉强上岗后的仓促失业;也许是父母的高期望;也许强烈的容貌焦虑。

24岁海归女孩患抑郁症,一年后治愈自己

2019年回国后,尹羽曾海投300多份简历,自信满满的她,却万万没想到,只有几家小公司给了回复,商务翻译,薪资6K每月,工作强度超越996。

尹羽没得选,父母和亲人的期盼如同一座大山,压得她无法喘息,她需要一份工作,暂时逃离目前的窘境。

遗憾的是,仅工作半年,便遭遇新冠疫情,此后,涉及海外市场的公司业务全面停摆,尹羽失业了。

短短的工作履历,除了让尹羽失去应届生的身份,什么也没带给她。她想不通,自己那么努力,为何活得如此迷茫,艰辛。

朋友给她的评价是:矫情,敏感,纠结,没事找事。

这种安慰,好似在渗血的伤口上猛劲儿踹一脚,瞬间堵塞了表达欲。她拿出放大镜,以自责之姿,寻找人性缺陷,撑开原本脆弱无比的灵魂,细数过往的罪过。

24岁海归女孩患抑郁症,一年后治愈自己

“我的错,我呼吸都是错,我活着就是个错误”。

尹羽给人生做出判词,第一人称屡次出现,这是所有抑郁症的一大特征,他们总结自己沮丧的人生,或者表达颓废的状态,又或常态的表达,非常喜欢用“我”。仿似找到了丧的归因,曾丧尽天良反噬身边的亲人朋友,如今那些负面情绪以高压之势一次次汹涌袭来,却如此无药可救。

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显示,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我国就高达5400万人。他们承受着抑郁情绪,在与自己和解,崩溃、再和解,甚至自杀的边缘徘徊,失眠或者嗜睡,不想面对现实的世界,每天充满着疲惫感和无助感,却无法治愈。

我终于找到了治愈的“药”尹羽在抑郁情绪的淹没下,成了一个自我厌恶的人。这个长相秀丽,身材高挑,研究生学历的高质量女孩,陷入失败者循环,无法接纳自己。

她尝试室内健身,用大汗淋漓打开毛孔的舒畅,也尝试户外跑步,可惜,效果都不明显,抑郁情绪很快会再度袭来。

24岁海归女孩患抑郁症,一年后治愈自己

她试着扔掉无用的物品,降低物欲,过极简生活。

从前的尹羽是袜子控,她曾因为花纹好看,一次买过30双同款袜子。如今,家里囤积的新袜子还有300多双。

她把袜子叠得整整齐齐,一双双码进纸盒箱,送到楼下的旧物捐赠点,整个过程用了一个小时,可对尹羽来说,却似半年一般漫长。

送走的每双袜子都是她的心水之物,无数个失眠的夜,她描摹着上面的花纹,一遍一遍,痛苦到痉挛,袜子上的每个纹路她都清晰记在心里。

可奇怪的是,看着空出来的储物柜,她竟毫无来由地放松了。

她又开始收拾衣服和鞋子,足足整理一下午,收拾满满五大箱子。

24岁海归女孩患抑郁症,一年后治愈自己

尹羽只留下几件常穿的衣服,其他衣服都送到了捐赠站。

站在空荡荡的衣帽间,尹羽呼吸通畅,无比舒服。挤压感和紧迫感也没有了,一种毫无束缚的轻松让她感觉到愉悦。

她惊喜地告诉父母自己的变化,看着女儿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父母偷偷松了一口气,他们鼓励尹羽继续整理闲置物品,甚至陪着她一起整理。

一家三口用了一周时间,扔掉了差不多半个家。闲置多年的小冰柜,不用的锅碗瓢盆,各种摆饰都被彻底清理。

尹羽累得气喘吁吁,心情却无比酣畅。

整理完闲置物品,又开始整理心情。她列了两个清单,一个是人生无法接纳的清单:如,海归之后没有工作、喜欢的男孩不喜欢自己、乳腺增生很严重、两次试图割腕自杀未遂等等。

尹羽哭着给父母念清单,然后拿出写好的遗书和清单一起撕得粉碎。

她又列了一份人生必须舍弃的清单。第一条就是舍弃所谓的人生目标,她告诉父母不要对她再有任何向好的期望,她会努力,但不想被环境和他者塑造,她要活出自我。

第二条就是放弃容貌焦虑。年轻的尹羽曾跟风打瘦脸针,做医美除皱,做面部提升。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曾束缚她,让她恐惧和焦虑。

第三条就是放弃所谓的面子,不在意外界的评价。活在他人评价体系里,无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承受着莫名的高压。事实上,自我才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石。

渐渐,尹羽卸下了心灵上的所有重负,她说这就是自洽。

24岁海归女孩患抑郁症,一年后治愈自己

如今的尹羽恢复了元气,偶尔有抑郁情绪,也很快能自我疗愈。她努力建立和完善自洽小世界,消除所有困扰,形成自洽体系和框架。

她开始投简历,开始和朋友联系,开始走出小房间,去面对大世界。

自洽就是温柔且有力量的生活尹羽是幸运的,从遇到困难,感到痛苦,重新思考,再到主动寻找命题、思考和验证,她从被动自洽到主动自洽,冥冥之中找到了远离抑郁人生的密钥,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内耗。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过:少年时,我憎恨人生,总是站在自杀的边缘,如今,我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一部分是因为我发现了自己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并慢慢实现不少,一部分是因为我终于顺利驱动了某些欲望,但最大原因,还须归功于一天天的少关注自己。

自洽正是如此。简单理解自洽的人,就是自相一致的人,自我无矛盾,所作所为符合自身逻辑。通过整合内心的冲突和混乱,构建、形成自己稳固的人格,对自己,对事物有着明确且稳定的评价,不会或极少被外界影响。

身材超好的彭于晏,曾被外界认为一定有着极端的自律。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外界对他最大的误解。

他当然不建议暴饮暴食,但工作时就好好工作,生活时就好好生活,这才是最好的状态。所以,在他努力工作几个月后,他一定会奖励自己大吃特吃。《翻滚吧,巧克力》杀青后,他曾吃了三个巧克力蛋糕。让自己快乐比较重要,这就是彭于晏的自洽。

24岁海归女孩患抑郁症,一年后治愈自己

豆瓣有个自洽小组,目前已经有近5万成员。组员们在群里讨论分享寻找自洽的心路历程,除了自洽小组,他们大多数人还参加了抑郁症哲学治疗小组、理性至上小组、共情能力研究会等等。

并非所有寻找自洽的人,都能在极短的时间获得平静、喜悦,但至少在这条路上,大家都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认知,用读书和学习提高格局和视野。

拥有自洽心理的人,可以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我调解,来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并达到自我治愈的最终效果,自洽就是一种温柔且有力量的生活方式。

村上春树就在自洽的人生里如鱼得水。每天写作五小时,其余时间便是享受生活。喜欢黑胶唱片,就填满一整面墙,不需要后代,便一直丁克。

生而为人,我们能掌控的事情很有限,与世界最好的相处不是改变而是适应。成长本身就是治愈的药方,用正念去寻找自洽的方法,处理负面情绪,走一条破局之路,不再习得性无助,也不再对抗,把自己变成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情绪稳定,也是一切好运的开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图片均来自网络)

标签: 世界上第一个得抑郁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