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心理健康 抑郁症 59

2003年4月1日,一代巨星张国荣自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4楼纵身跃下,当场身亡。

2003年是多事之秋,SARS疫情、伊拉克战争爆发...

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巨星张国荣的陨落。

普通市民十几年后、二十年后不忘的,才是大事。

透过张国荣的死因——严重抑郁症。

为之所困的又何止哥哥一人。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我们不妨将眼光放到当代的抑郁症群体上,

重视他们,关心他们,或许会更有意义。

但我们看到,十几年过去了,

当前将近1亿的中国抑郁症人群,过得并不好——

“因不堪忍受抑郁的折磨,他暴躁跳起,持刀割开喉咙,选择了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3月24日,郑州财经学院一男生在公寓内持刀自杀。

这起抑郁症大学生自杀案一经曝出,便火速登上热搜。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据悉,在该男生自伤的过程中,宿管大妈和他的同学曾纷纷上前劝阻。

但即便大家奋不顾身制止,乃至被刀误伤,却仍抵不过男生强烈而固执求死的决心。

抑郁症,还是当着众人的面,夺走了这条年轻的生命。

记得此前,济南大学也出现过女大学生因抑郁服药自杀的事件。

死前,她在QQ空间留下一封“遗书”,称“自杀仅仅是因为我爸爸”。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每一字,都以血泪,控诉着她的家庭曾对自己造成的心理上的巨大伤害。

抑郁症,以我们无法察觉的方式,潜伏在无数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每一天每个时刻,在社会每个角落,抑郁症制造着一起又一起人间悲剧。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有 3.5 亿的抑郁症患者。

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约有 9500 万抑郁症患者,时至今日,可能更多。

这意味着,每 14个人中,就有 1 个是抑郁症患者。

我们的家人,身边的朋友或同事,都可能深受抑郁困扰。

但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知之甚少,甚至充满了误解。

关于抑郁症,我为大家总结了 6 大真相。

真相1:抑郁症患者不是“闹情绪”,而是疾病在发作“当抑郁的感觉来临,我躲无可躲。

人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情绪低落,

无法填充的空虚、永无止境的绝望、心力交瘁的疲惫,

以及被关闭了的感知力,没有欲望,只有无望”

——这是一位抑郁症患者,描述自己抑郁症发作时的真实感受。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普通人提起抑郁症,通常把它看成是偶然的情绪爆发,

认为抑郁症不过是“玻璃心”“软弱”,和“无病呻吟”。

其实,抑郁症是一种发作性的精神障碍,是一种大脑疾患,

是由激素变化引起的包括情绪、身体等在内的一系列状态变化。

抑郁症发作,通常会导致持续两周以上的三种症状:

●情绪低落在发作阶段,由于激素水平下降,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总是忧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如果你看过《红楼梦》,那个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大概就是抑郁症的典型。●思维迟缓自觉脑子变笨了,思维僵硬迟滞不活跃,思考问题困难,常常觉得脑子里空空的。●运动抑制活动显著减少,浑身发懒。肢体和语言都会变得缓慢或者减少,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简单来说,抑郁症发作时出现的这些症状,就和人感冒会流鼻涕、咳嗽、发烧一样,

是自身难以控制的疾病症状,真不是他们故意“耍脾气”“使性子”。

而这种“心灵的感冒”,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描述可能最为贴切——

“抑郁症好像一把勺子

慢慢地从我的大脑里

把跟“情绪”有关的那一部分挖走了

然后只留下“麻木”

有时候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只是坐着躺着站着,然后眼泪流下来了”

真相2:感觉“很抑郁”,也许并不是真的抑郁症在几年前,网易云的热评火了起来。

治愈的心灵鸡汤、妙趣横生的段子、脍炙人口的金句在网易云评论区盛行,引来一片围观和赞叹。哪怕现在读来,也依旧令我感动。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当时的网易云真的是一个很温暖,很治愈,很搞笑的地方。

但没多久,网易云忽然就变成了“抑郁”的重灾区。

网易云变成了大家嘴里的“网抑云”,更成为许多年轻人张嘴闭嘴都离不开的“梗”。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网抑云”的表情包:图源网络

一堆滥用金句的“抑郁”的人们,“丧”到了家,

说着极度消沉的故事,用着假装抑郁的表情包,

故意卖惨装文艺,毫无下限的博取同情和关注。

谁也不知道屏幕背后,这些人是真抑郁,还是装抑郁。

正是这种对抑郁症群体过度消费,才导致大家忽略了真正需要关怀的抑郁群体。

有的人说,我做过网上抑郁症测量表,结果显示我中度抑郁,怎么就是“无病呻吟”了?

事实上,仅靠抑郁量表是不能诊断抑郁症的!

目前包括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等在内的所有抑郁自测量表,

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抑郁症状或抑郁程度如何,但不能用于确诊是否患有抑郁症。

比方因为失恋、失业等打击,导致近一两周你的情绪、生理感受高度符合「抑郁状态」,看似有抑郁症。

但只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新工作找到了,新的恋情展开了,你的压力减小了,人也春风得意了,抑郁状态烟消云散了,你还能说你有抑郁症吗?

很显然,一句简单的“我不开心”并不能代表患有抑郁症,更无法和抑郁症患者的痛苦煎熬相提并论。

心情不好,可以说是短暂的抑郁状态,正常人可以很快就调节过来;

但抑郁症不同,它真的是一种病,无法自行调节,必须进行干预治疗。

如果你的自测量表结果显示你处在抑郁状态,不等于你已经患了抑郁症。

建议你积极寻求精神科医生帮助,不要自我臆测,也不要讳疾忌医。

真相3:乐观、爱笑的人也可能是抑郁症你知道吗?有些抑郁症患者“我很好”的笑容背后,真实寓意可能是“救救我”。

但因为他们伪装的太好,太像“一个正常人”,以至于无人察觉。

就像年仅32岁的香港女歌手卢凯彤,三天前还在社交账号上微笑自拍,宣布自己要做“一件大事”。

可是转眼就从20层的高楼跳下自杀,毫无预兆……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爱在微博上发太阳笑脸的阳光大男孩乔任梁,喜欢搞怪逗大家笑,

但谁也没有料到,有一天他会偷偷在家中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韩国艺人崔雪莉,美丽而乐观,特别爱笑。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图源网络

但你可能不知道——她长期遭受着网络暴力,精神几乎崩溃。

在被疯狂的网友们谩骂之后,她不断在节目上哀求,请大家多疼爱自己。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镜头面前,她惨痛的微笑下,隐藏着一颗千疮百孔、破碎的内心。

面对网友的抨击,以及舆论的重重压力,还有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

最终崔雪莉不堪忍受,在京畿道的家里吊颈而死,用一根鞋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许多别人眼中的乐天派、开心果,看起来总是微笑淡然,

但很可能他们只是在用正面的情绪,隐藏自己内心的低落。

“在他们面前,我要笑,我要假装是一个正常人。”

这是许多“微笑型抑郁症”患者每天痛苦的煎熬。

明明内心极度难过,却要假装笑得最灿烂开心。

也许人前笑着,人后却厌倦了伪装。等到坚持不下去的那一天,只想赶紧结束生命。

如果你某一天发现了那些“微笑抑郁”的人们,请多多给予关爱,

你不用费尽心机的拙劣表演安慰,也不用刻意逗他们开心。

你只要多倾听,并真诚的告诉他们

——“嘿,我在,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真相4: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不是抑郁症知乎上有一个问答:“得了(过)躁郁症是什么样一种体验?”

最高赞的回答是:

“世界观不断地建立然后崩塌,再重建然后再崩塌,循环往复。”

“双向情感障碍”,即躁郁症。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交替反复,仿佛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格。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图源网络

当处于躁狂状态时,他们会感到心境高涨,整个人会特别high;精力比平时更加旺盛,内心充满愉快和欢乐,思维更加活跃,健谈而且自信;

而当处于抑郁状态时,他们的精力、语言、情绪明显减弱,意志消沉颓丧,甚至伴随强烈的自杀欲望。

躁狂相和抑郁相的反复交替,会让患者的情绪向坐过山车一样波动,对生活产生非常巨大的负影响。

而双相情感障碍中“抑郁相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是一致的。大部分双向障碍患者,确实会选择在抑郁期就医,因此很容易被误诊断为抑郁症。

但不能说“双向情感障碍”就是“抑郁症”,二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疾病。

此时,必须借助专业精神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物理检查方可准确判断。

总而言之,无论是抑郁症还是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都应该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

作为他们的家人或朋友,我们也要尽可能多的支持患者,给他们树立信心,一起渡过难关。

真相5:抑郁症可以不吃药,但不能不治疗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流方法是,心理疏导配合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经济状况,建议心理咨询、药物或两者同时进行。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如果实在不想吃药,可以跟医生表达自己的顾虑,换成其他的治疗措施。

改变的方法有很多,而唯独不建议,不接受治疗或者偷偷改变治疗方式,等着抑郁症自己好。

对于治疗,不少人会担心花销太大,而选择逃避。

那么,治疗抑郁症需要哪几项花销?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据统计,抑郁症的复发率高达50%~80%,其中50%的患者在疾病发生后2年内复发。

正是因为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的疾病,为了防治疾病复燃,更应倡导积极治疗。

治疗抑郁症,需要长时间服药,接受心理咨询。

而这些花销只有住院期间产生的治疗费可以报销,门诊复查开药、心理咨询需要患者自行承担。

目前,只有天津、成都、重庆、抚顺、合肥等个别城市将抑郁症纳入门诊慢性病种,到门诊拿药可以报销一部分药费,具体报销比例和额度,各地均有差异。

以重庆为例:

抑郁症报销手续需要精神科住院证明,然后向医保局申报慢性病补助,到医院买抗抑郁药物可以报 70%,一年 1000 元封顶。

对于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医保待遇依然无法覆盖长期累计的治疗花销。

真相6:患抑郁症,不等于一定会自杀患上抑郁症,自杀的风险的确会变高。

尤其是在病情反复的阶段,患者感到极度痛苦,自杀倾向会更高。

但并不是说,抑郁症就时时刻刻想自杀。

据统计,只有 2% 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 4%。

这意味着,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想自杀。

只要治疗得当,90% 的抑郁症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

割喉咙、喝毒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面对死亡那么坦然?

抑郁症患者其实也是正常人,没大家想的那么脆弱不堪。

我们也不必谈抑郁症色变,逢人就劝他“想开点”,像防贼一样,时刻提防他“做傻事”。

也没有必要在他们抑郁发作时,让他们“加油,开心点,挺一挺”。

因为在抑郁症患者听来,很可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可能火上浇油,适得其反。

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就足够了。关于抑郁症,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在于病症本身,而是我们的误解和漠视。

人性本身是相通的,有同理心的人,更能感受到他人所受的痛苦和精神上承受的煎熬。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

希望你能多一点了解,少一些伤害,拉住他们,不让他们继续滑向无尽的深渊;

身体可能感冒,心灵自然也会生病。

如果你不幸面临着抑郁的困扰。

请一定要记得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我也会一直在这里,做你最真诚的倾听者。

感谢你读完,麻烦顺手点个赞吧!

写在最后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

保险里的坑数不胜数,我们老百姓真的防不胜防。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我呕心沥血整理了一系列知识干货,欢迎自取!

只要关注深蓝保,给我私信:福利,即可免费领取以下资料包:

「产品榜单」:每月更新四大险种最高性价比产品排行榜!

「投保指南」:儿童、成人、老人各年龄段科学投保指南,还有价值169元课程免费赠送!

「防坑攻略」: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寿四大险种最全避坑攻略!

「保险方案」:年收入5万、10万、20万、50万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险规划方案。

「疾病核保」:乙肝、结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快速投保指南。

「社保手册」:全国各地医保报销、养老金领取等详细解读,全网最全社保使用手册!

推荐阅读:

保险购买攻略:风波中的相互宝!半个月超170万人退出,其中有你吗?

理赔大揭秘!保险公司是怎么调查个人资料的?

20万换一根手指!为了骗保,他们究竟可以对自己做到多狠?

保险都是骗人的?专家:别再陷入这6大理赔误区

社保实操指南:新规!社保第六险来了,养老不用愁

辞职了,社保怎么处理?打了61次社保局电话后,写了此篇

从怀孕到生娃,用对了社保多拿两三万!手把手教你

很多人医保卡都用错了!学会这6种方法,看病更省钱

社保交 15 年和 25 年,结果有什么区别?不交社保后果严重吗?

国家发的养老金又涨了!多领几千块福利,别还不知道

标签: 抑郁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