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随着科学进展,现代精神医学、认知神经科学也对强迫症有越来越多认识与治疗出现。影片后半部介绍两种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方式。一个是心理治疗普遍使用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CBT)。其结合认知治疗的方式,驳斥一个人所产生不合逻辑的想法,帮助使用理性思考化解那些自己都觉得荒谬但仍被迫受影响的念头。 ---www.xinlile.com
心理咨询师:你真的认识强迫症吗?
强迫症?就我男朋友啊,他都喜欢把东西收得整整齐齐。
我有个朋友只要坐上捷运,他就要到各车厢走一走看一看,超怪癖的。
我妹就超奇怪又超好笑的啊,每次出门都要带着她的晴天娃娃,走到哪都要捏它头两下。
我询问周遭亲戚朋友,他们对于强迫症的了解有多少?而大多数人对这项疾患的认知普遍为有些奇怪、懒得理他、或紧张兮兮的。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指的是脑中常会出现不断重复、大量占据心思的侵入性想法、与随之补偿性的强迫行为。通常这两者会循环出现,并占据你一天当中所有的时间。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科学纪录片节目BBC Horizon日前播放的一个单元:强迫症:我心中的一头怪物[1]。他们使用容易理解的语言、统整性地介绍强迫症概况,与患者的真实生活样貌。
过于挑剔的、怪异的、逗趣的这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Uta Frith教授,用来描述社会大众对强迫症的词语。但她接着说:
事实比这更加严重、与严肃的多。
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中,他们访问了数名患有强迫症的人,让他们用几个字描述自己的状况,结果想当然是与社会大众的认知差距甚大:恐惧、焦虑与心碎、极度的无助、与死亡。Sophie脑中不断出现自己杀了人的感觉,那让他感到罪恶与恐惧。所以不管她走到哪边,都要不断寻找是否有铺澹才能确定自己没有杀人。Nanda担心任何东西掉到他身上或衣服上,她觉得那会让自己看起来很奇怪、或闻起来很糟。他也极度担心有食物卡在牙齿间、担心眉毛是否整齐划一,光是检查这些事情会花上半天时间。十四年间,她被逼得放弃梦想、无法工作、甚至连照顾自己孩子的能力都没有。
Richard很害怕细菌污染,在整个家中铺满床单,若是有苍蝇飞进来意外停在上面,床单必须马上换新、且若他有碰到床单也要全身衣服换掉。他做一个三明治需要洗手无数次。他害怕肮脏、垃圾桶,如果有一点点被污染的可能,他就索性不吃了。这期间的情绪充满焦虑、担心──而这是每天的生活。你可以想像为什麽强迫症发作时,他会变成非常恶劣、粗暴、与崩溃的样子。他哽咽地说:这是我的生活。这是地狱。如果我更坚强一些,我早就会杀了我自己。
强迫症在所有人口当中大约占1-2%[2]。症状千奇百样,与任何事情想法都可能产生强迫的意念与行为,且不只是像Richard极为外显的例子,遮掩隐微到看不出来的类型也都有[3]。但他们都共通的特点都是──过着极为焦虑困扰、极为负担沉重的日常生活。想像如果你像影片中的Sophie戴着耳机,里面的声音无时无刻告诉你你最害怕的事情即将发生,每一分每一秒都侵入脑中逼你思考着:如果不边眨眼边数数会发生可怕的灾难。、看到门把会发生枪击案,我要尽量避免看到它。、为什麽那里有一张木头椅子,我应该要碰它吗?我碰它干嘛?不我应该要碰它,而且要碰刚好三次,如果不碰刚好三次的话全家会死光……
强迫症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随着科学进展,现代精神医学、认知神经科学也对强迫症有越来越多认识与治疗出现。影片后半部介绍两种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方式。一个是心理治疗普遍使用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CBT)。其结合认知治疗的方式,驳斥一个人所产生不合逻辑的想法,帮助使用理性思考化解那些自己都觉得荒谬但仍被迫受影响的念头。再加上行为治疗的种种技术,像是暴露/不反应法,练习看着不去对强迫意念物体做出强迫行为,以验证并不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并等待焦虑的浪潮逐渐退去[4]。透过搭配数十次练习的心理治疗后,一部分人能对强迫症得到妥善的控制。
影片中另一种比较极端的方法称为深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目前主要用来治疗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但这个技术国内外也逐渐尝试用在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疗上[5]。这个手术听起来一点都不可怕,首先,需要将头盖骨钻一个洞,然后植入一根细长的电极导线至脑中特定区块,这根导线再经由皮下一路连到胸前,再把胸前肉切开塞一块脉冲产生器(pulse generator)进去,两者相连后基本上就完成了。等待数天后,再去找医生调整刺激脑中特定区域的电量,待调到适合的水平,即可让强迫症状得到改善。虽然可能要花数个月才找的到精确的电量水平,还可能有许多副作用产生[6]。
但不管是心理治疗或脑部手术,你可以看到有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金钱、或切开脑袋瓜,就为了减缓脑中侵入性的念头和停不下来的行为,也多少知道严重的强迫症是多麽干扰患者的生活了。
心理学除了研究脑、研究心,更多目的,其实在研究我们究竟是谁。UtaFrith教授说。
以我自己十几年强迫症患者的身分,我经常思考,这些包含了害怕细菌,担忧疾病、焦虑于发生意外与惨案的想法,总结起来,似乎都逃不出死亡的议题。而这个死亡不一定就是实质的身体死亡,也可能是意识形态的死亡,比如像Nanda担心自己口臭再也没有人理他、或从此不再被重要的人尊敬重视、或有人担心根本从这个世界上被遗忘。心灵层面上,那也跟死亡或不存在的意义相去不远了。
心理治疗大师Yalom曾在经典着作《凝视太阳》[7]中写道:死亡的确会搔得人发痒。它不时在我们内在蠢动,在心门上搔刮,微微发出嘎吱声,就在意识的表层底下,不仔细听几乎听不出来。它会藏匿和伪装,透过形形色色的症状泄露形迹,它是我们诸多忧虑、压力和冲突的根源。
会不会、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过于害怕面对这头巨大的野兽,而改由面对心中自己创造的另一头小一点的、好对付一点的怪物,才得以不会瞬间被那个曾经留下伤痛、变得极度害怕的死亡给打倒在地呢?此部分只是我的假设,仍在寻找更多资料佐证,欢迎更多讨论与分享。
更多相关资讯可参考作者粉丝页标注自由 – 写给自己的心理笔记。
参考资料:
[1] BBC Horizon – OCD: A Monster in my Mind (2015)
[2] Kessler, R. C., Berglund, P., Demler, O., Jin, R., Merikangas, K. R., & Walters, E. E. (2005). 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2(6), 593-602.
[3] DuFrene, T., & Hyman, B. M. (2008). Coping with OCD: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Living Well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4] Beck, J. S. (2011).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Basics and beyond. Guilford Press.
[5] 台大医院健康电子报,2012年10月59期《巴金森病与深脑刺激治疗》
[6] 美敦力官方网站:效益和风险—DBS疗法
[7] Yalom, I. (2008). Staring at the sun.Britain: Piatkus Books.凝视太阳:面对死亡恐惧。台北:心灵工坊。
(文/庄博安 | 来源/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