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焦虑症是神经症抑郁症在临床上定义为神经递质摄取不平衡导致的心境障碍,所谓心境障碍是一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等。心境障碍最大的特征就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我们知道情绪是好坏对立的二元周期,也就是说经常在好坏情绪之间来回切换,人们可以自行走出来,我们称之为抑郁情绪,而抑郁症是假以时日也没有任何改观,给你造成了障碍!
焦虑症是神经官能症,目前统称为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我们知道神经是起到传导作用的,我们躯体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大脑发出指令神经传导后作出的反应,而植物神经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构成的不受大脑控制的神经,比如说颤抖,你越是想控制越是控制不住!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抑郁症想死,焦虑症怕死在临床上抑郁症经常与焦虑症并发为焦虑性抑郁症,这看似矛盾的状态却同时加诸在同一个人身上,用文学词语来描述抑郁症就是万念俱灰黛玉葬花,而焦虑症就好比惊弓之鸟风声鹤唳,抑郁症缘由身体的对抗想着如何解脱,所以想到了自杀,而焦虑症源自对于未来的惧怕而惶惶不可终日,有种深深的不安全感,表现在睡眠上,抑郁症入睡困难,而焦虑症半夜容易惊醒。
抑郁症意识在过去,焦虑症意识在未来在《了凡心疗愈》里是这样解读抑郁症的心理状态,当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的时候, 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去过去,会因为过去某件事而耿耿于怀,并以此作为素材在头脑层面编制作为受害者失败者的故事,沉浸在无意识的头脑胡思乱想中,而你也相信了头脑的想象,这更加深这个世界对你深深的恶意,我们在头脑无意识层面胡思乱想让自己深陷过去而不能自拔,痛苦就产生了,痛苦让你对当下有种迫切的逃离感!
基于这种逃离感,你又将意识转向未来,焦虑是未来不安在当下的投射,紧张焦虑意味着介于「你现在的样子」和「你想要成为的样子」之间的一个空隙。如果那个空隙很大,紧张就会很大,如果那个空隙很小,紧张就很小,如果根本就没有空隙,那意味着你满足于你的现状。换句话说,你并不渴望成为任何你现在所不是的,那么你的头脑就存在于当下这个片刻,没有什么好紧张的,你不想要变成别的东西;也没有别的地方要去。于是你就能够处于此时此地。不会有比较。你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再以别人的观点来思考自己,你很放松地跟你自己在一起。
在焦虑之中你会有这些感觉:我正失去我自己、我的判断能力、我的理智、我的头脑、我的一切……因为别人所给你的「自己」,包含的就是这些东西,看来你就快疯了,于是你赶紧找事情做,好让自己有得忙,最起码有点事做做,于是假的身份继续忙碌。
生理治疗方案抑郁症一般临床采用神经递质摄取平衡平衡剂,目前仍以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剂为主,临床应用这类药物也最多最广。此外还有三环类四环类单胺类药物等,医生会根据个人具体的状况来制定用药方案,而焦虑症一般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同时会辅以谷维素维生素B1来平衡这种自主神经症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心理疗愈方案抑郁症还是焦虑症之所以称其为症而非病,在于其不存在诸如海马体受损的器质性病变,所以心理干预是很有效果的,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也适用于停药导致的戒断反应药物成瘾以及复发。
处在抑郁症焦虑症状态下的人们,是让无意识主宰自己的行为,意识疗法里提到,当我们满怀期待,而那些期待未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愤愤不平,就开始变得有攻击性,我们充满了对自己跟他人的评判,我们在头脑无意识层面胡思乱想让自己深陷过去而不能自拔,迷失流浪在未来而不自知,我们害怕来自对方的攻击,于是不可救药的纠葛在彼此之间。我们惯于摒弃责任,却又怨天尤人,满腹愧疚,在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 我们的心身极度的失去了平衡,我们害怕失去的同时又惧怕未知,我们无一例外的执着于人跟物,这让我们感觉不被爱,不被接纳,我们拒绝感受自己的痛苦,于是我们决定去给别人制造同样的痛苦,以此来逃避自身的痛苦,我们迷失在头脑幻象的世界里,却无比坚信这个世界是真实的。
在无意识的主导下,你在头脑的世界越陷越深,而在向外追寻的路却越走越远,这样导致的心身对抗越来越剧烈,心身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痛苦越来越剧烈,当缝隙大到难以弥合的时候,你想到了用自杀来解脱,你向周遭所有人渲染你的痛苦:我是如此的痛苦!要知道除了自己没人会为你的痛苦买单,而所有痛苦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痛苦运行于头脑思维的层面,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强迫你去做这过度的毫无意义的思考,可笑的是你甚至连自己为什么要受苦都不知道,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受苦,让意识进来,否则你一直在受苦,受苦不是我们人生的意义,发现你自己找到你自己然后温柔的回归,让意识多一点,无意识就少一点,最后所有无意识的痛苦像是冰雪般消解,汇流成河流,欢快地流向意识的海洋!
有人说我能意识到自己的痛苦,但是得不到解脱,跟当下激越的情绪不同,如果有人让你很生气,气愤是一种情绪,你意识到了,你会立刻停止你的生气,痛苦之所以如此顽固,痛苦是诸多被内化的负向情绪在头脑潜意识层面的固化,我们集匮乏贪婪恐惧控制操纵嫉妒怨恨愤怒以及责备于一身,在意识强度不够的情况下,对于痛苦如同蚍蜉撼大树,是无可奈何的,在痛苦掌控之下,我们一直在向外界寻求快乐,快乐是一种情绪,犹如夏天的冰激凌也能让我们获得快乐,但情绪是好坏的二元对立的周期,情绪起起落落,来来回回,快乐走了,痛苦又回来了,所以有人借助与毒品酒精或者性来获得短暂的快乐,这个过程就是上瘾,《了凡心疗愈》提倡找到心的本体,那就是喜悦平和的状态,将你的意识从身边的人身上拉回来,去感受你的身体感受,关注你的身体对它好一点,因为长期的对抗它显得很僵直不放松,让它重新恢复柔软,可以从关注呼吸开始,每当你要进入头脑的胡思乱想,先意识到,然后开始关注你的呼吸,改变会慢慢发生,死亡从来不是解脱!是对抗失败的屈服!
所以在《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里提到要提升你的意识,只有坚持做的人才能体会到,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喝喝鸡汤打打鸡血的事,它需要巨大的勇气走进黑暗,绝对诚实的和自己坦诚相见,不修饰,不伪装,不压抑,不逃避,不自欺,对每一个起心动念的觉知,日复一日的练习,唯有这样才能从意识提升到觉知从觉知上升到观照,那么疗愈就会自动发生,就像培育种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大大的回馈于你。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每天多努力一点点……
标签: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