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电影《守望者》里,罗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我听过一个笑话。一个男人去看医生,说他很沮丧。人生是如此无情和残忍。他说在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上觉得很孤独。医生说:“这病很好治,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就在城里。去看他的演出吧。他能让你振作起来。”男人嚎啕大哭,他说:“我就是帕格里亚齐”。
回到现实中,卓别林、罗宾·威廉姆斯、罗温·艾金森、金·凯瑞等,每每谈起他们,不会有人质疑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杰出的喜剧大师。
他们用最滑稽的表演逗乐了全世界,可银幕背后他们也都有一张共通的脸,伤感。
喜剧的本质,在于取悦他人,在于怎么把自己当成搞笑祭品奉献给观众。
就像综上所诉的这些喜剧大师,银幕上和银幕下,完全判若两人。
想让别人发笑,就要你自我折磨,精神或者肉体的折磨,才能达到被别人笑的效果。
是在透支与榨干现实中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另一种人格,也只有喜剧创作者自己清楚,这种人格的透支是有限的。
所以,关于喜剧,就有了一个非常吊诡的事实,明明是一件能给无数人带来欢笑的创作,但创作本身却往往成了抑郁症的引发区,重灾区。
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喜剧大师在让别人发笑的时候,动机是真的,可搞笑却不是发自内心的,甚至是假的。
黄渤曾说过一句话,他看自己的喜剧,从来没有笑过,因为笑不出来。
看自己的喜剧,笑不出来,是大多数喜剧演员的共通点,这种笑不出来并不是因为看自己作品尴尬,重点在于他们知道这种开心对观众而言是幸灾乐祸的。
有一段时间看《百年酒馆》,充分的诠释了那句“喜剧的核心就是个人的悲剧”。
里面有一句台词说:“为什么那么多活得很糟的人不安安静静的死了算了。”
“痛苦的事情用调侃的语态讲出来,表演出来。”
这般不符合喜剧套路的台词,正是他的创造者LouisC.K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他对”让喜剧演员在自我折磨的过程中引人发笑”这一观念的反抗。
我很喜欢的一个喜剧大师金凯瑞曾经也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我们为他做过这样一期节目,看完你会对为什么喜剧演员容易得抑郁这个问题更加清晰。
标签: 抑郁症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