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偏离”是一种心理发育不健全的现象,致使患儿偏离了正常心理健康标准,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并导致适应不良和教育的困难。儿童偏离出现在幼儿或儿童期的任意年龄段,以幼儿期较为明显。幼儿心理偏离,影响其接受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易引发日后多种不良心理卫生问题,应尽早予以纠正。
上海曾调查过3〜5岁的幼儿,发现有28种精神性病状:1。拉头发或吮手指;2。咬指甲或磨牙;3。挖鼻孔;4。 口吃(占6。1%); 5。遗尿 (4。7%) ; 6。动作笨拙;7抽动症;8。情绪易变;9。过分哭吵;10。离不开母亲;11。拒绝去托儿所或幼儿园;12。
怕生;13。多种恐惧;14。 暴怒(占4。4%) ; 15。任性(占32%) ;16。在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家长要督促孩子作息规家待不住;总是大声叫喊(14。4%) ; 18。 爱争吵(12。4%) ; 19。打人(9。5%) ; 20。攻击性行为(4%) ; 21。
破坏性行为(4。2%); 22。说谎(3。9%) ;23。过分依赖;24。懒散;25。不爱与同伴玩;26。畏惧或屈从;27。白天睡觉做梦;28。屏气发作(指不满足要求便大声哭叫,屏住气不呼吸,面色口唇发紫,甚至抽搐发作,占3%)。
标签: 异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