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87

“人格障碍”,指的是一个人身上的行为和心理模式,明显地偏离他所处的文化背景对个人行为与心理的预期。

人格障碍的起病通常在青少年或者成年早期,随着时间逐渐稳定和固化,最终导致个体长久的痛苦或者社会功能的损害(比如在人际交往或工作上频频受挫)。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以下简称“诊断手册”)将人格障碍细分成以下10种类别:

偏执型人格障碍:对周围人普遍不信任、猜疑,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恶意分裂样人格障碍:情感表达受到限制,与正常的社交关系脱节分裂型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严重不适,行为古怪,认知扭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习惯于漠视或侵犯别人的权利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我形象、人际关系和情感的不稳定,情绪易冲动表演型人格障碍:过分情绪化,过分追求他人的注意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我夸大,需要他人的赞扬,对他人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回避型人格障碍:逃避社交、自我感觉能力不足,对来自别人的负面评价极为敏感依赖型人格障碍:过度需要别人照顾,依附、顺从别人强迫型人格障碍:对秩序、完美和控制力的过度执着

注意:这里只是对这些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进行了概括,并不能作为诊断或判断的依据。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诊断。也并不是一旦表现出这些特征,就是患有人格障碍。

其中,根据诊断手册对患病率的统计,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

1. 强迫型人格障碍在人格障碍中,强迫性人格障碍是最为普遍的强迫型在普通人群中最为普遍[GZ1] ,患病率约为2.1%-7.9%。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对秩序、完美、控制有着超乎常人的追求,他们为了实现这种秩序、完美和控制,甚至不惜牺牲灵活性、开放性和效率。他们对于细节、规则、程序、形式等煞费苦心,却忽略一件事情真正应该在意的方面。

比如,他们列了一张采购清单,结果清单丢了,他们并不是花时间去回忆并及时完成任务,而是煞费苦心地想要找回清单。最终把时间都花在了找清单上,而完全没有完成那些他们真正应该在意的任务上。

2. 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的平均患病率约为1.6%-5.9%,在美国,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约有20%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表现非常不稳定,会对他人抱有过度理想化的期待,下一秒又会觉得对方一无是处,开始诋毁对方。他们也不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常常在不同场合、不同的人面前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个人形象,且十分害怕被遗弃,甚至有自我伤害的冲动。

3. 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可高达6.2%。有美国心理学家认为,美国总统川普,便是一部自恋型人格的“行走的教科书”,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许多典型特征。

自恋型的患者需要别人持续的认可、赞扬,并以此维持自尊。他们认为自己与别人不同,是特殊、独特的,且经常错误地估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傲慢、高傲,漠视别人的想法,甚至会毫无顾忌地利用别人。

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医生”——2017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知我心理学”旗下心理健康频道。心理社区,康复指导,为你的心灵保驾护航!

标签: 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