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在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一切心理障碍,但是现在的临床诊断上,似乎将人格障碍统称为精神症状或精神疾病的代名词,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格障碍就是变态心理学范围中的一种,介乎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的一种表现。
人格障碍的病理并不明确,更无法诠释一完全性的阐明,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学家认为,人格障碍是由于自身的基础素质受一定性的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但也有不同的观点及学说给予否定性的论述,总之就人格障碍的病理机制来说,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但可以查询到和有初步论证的结论,基本上都认为人格障碍的形成,与以下三种因素是密不可分的。01、遗传因素:
与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相同,在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呈现出的是正比率,就是说血缘关系越近,家族的亲密性越高,那么发生率也就越高,但是同时要关注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即社会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视。
02、脑发育因素:
心理学家在许多的研究中都发现情绪不稳定型的,性格障碍的人有较多的神经质行为的体现,同时也是神经系统软体症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在一些神经心理学测验当中也表现出了,如果有轻微的脑功能损伤者,也容易发生人格障碍的改变。
03、环境因素:
人格障碍的形成,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在儿童成长时期的大脑发育,未完全达到成熟度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某些强烈的精神刺激,会给儿童的成长个性及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比如不合理或错位的家庭教养,就完全有可能导致儿童的人格病态发展,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临床诊断上可体现出的几种人格障碍01、偏执型人格障碍
02、分裂样人格障碍
03、冲动型人格障碍
04、强迫型人格障碍
05、表演型人格障碍
06、悖德型人格障碍
07、自恋型人格障碍
08、其他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有必要治疗吗?人格障碍是有必要治疗的,但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尽管采取药物治疗是一种方法,其作用只能改变焦虑人格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而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也可以说对人格障碍,目前任何药物是无法能够治疗的。
精神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一般很少采用,因为在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中存在着不确定性,手术虽然可以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在掌握适应症方面,是非常严格的和困难的。
精神或心理治疗,也只不过是采用的在精神支持性治疗基础上的行为治疗,这种治疗的方法单一性比较强,或只能通过参加团体性治疗或是通过参加某种组织的活动,以控制和改善其偏离的行为。
另外就是自我强制性改变自我人格障碍偏离的观念,或进行心理疏导式的,带有自我积极态度的矫正治疗,这种矫正的治疗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也是因人而异,有些人格障碍者效果矫正的比较好,有些却无任何疗效。
标签: 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