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承认自己既不是医生,也不是什么几级心理什么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只想结合自己的情况说一说。一个初二的孩子抑郁,很可惜,很直得同情。
孩子之所以会这样,与家长脱不了干系。要么是与遗传有关,要么就是孩子内向型性格。小的时候任由孩子孤独,一合群,自己一个人玩,不愿意同更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而有的家长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孩子能自己玩,不会惹事生非,给家长不添烦恼。
其实,是把一个好端端的孩子毁了。等他渐渐长大后,变成一个完全孤僻,不愿意接触人,不善交流的孩子。久而久之的独来独往,心里有事不愿意与人吐露心声,憋在心里,病就这么出来了。
既然已经这样的,只能“既来之,则安之”,正确面对。已经休学,就带着孩子看医生,药物跟进的同时,家长要重视起来,自己多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先充实一下自己。然后,积极主动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性格开朗起来,动起来,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和其他的孩子在一起,鼓励他去参加更多的娱乐活动。让他去唱歌,去跳舞。家里不要搞得死气沉沉,多布置些阳光向上的东西,让人看上去开心,欢喜。
总之,怎么开心,怎么让孩子来。抑郁不可怕,积极转变观念,学会放下,学会劝慰自己,就一定能够走出阴霾,成为一个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人。
最后,还是要对家长大人唠叨几句,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合群。不要以为孩子自己能玩,不合群,就是不给家长添乱和惹事生非的好事。
一定要让孩子走出去!
标签: 心理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