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室|你会不会无意中做了“烂好人”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96

下面这些描述,你中了几个?

当别人遇到问题时,你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与负疚;

当别人遇到问题时,你总忍不住去给人建议或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安慰;

总觉得别人需要你,当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时还会怒气横生;

总是为了取悦别人而作践自己;

只有在“给予”时,心中才觉得舒坦;

受别人一点恩惠都会充满负疚与不安;

常会寻觅需要你的人,只有在他们那里你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

这些都是拖累症的表现。具有拖累症的人表现为,总想替别人承担责任,热衷于没有原则的帮助别人,最后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即使十分痛苦也还是停不下来这种病态的助人行为。

心理诊室|你会不会无意中做了“烂好人”

包袱好重呀

具有拖累症的人看似对身边的人很有帮助,但其实却是“烂好人”。

首先,你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忍不住没有原则的帮助对方。事实上,所有人都需要从一次次的挫折痛苦经历中获得成长,你可以施加援手,但没有原则的帮人包办一切,替这个人背负他的痛苦,帮他化解一切难题,就剥夺了他人心理成长的权利。久而久之,你身边就只会剩下那些凡事只喜欢依赖他人去解决的“巨婴”,那些成熟、独立的人会有意无意的疏远你,因为你的行为无形中在阻碍他人心理成长。所以,你无意中做了不招人喜欢的“烂好人”,还粘上了一群超级依赖你的“巨婴”。

其次,具有拖累症的人这种病态的助人行为也会使自己陷入疲惫中,但这种病态的助人行为却趋于强迫性行为,难以自拔,就更加痛苦。所以说,你这个好人做的很烂。

前文读下来后,你判断一下自己会不会无意中做了“烂好人”。助人行为光荣没错,但助人有度才是于人于己都有益心理健康的利他行为。

标签: 心理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