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不妨学点心理学——读《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156

【兰心书院】

因亲家母身体欠佳,女儿女婿工作、学习繁忙,又没有辅导班可送,因此,教育和辅导小外孙女作业的任务就落在我这个外婆头上啦!

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小朋友打成一片,让她心甘情愿接受我的教育呢?我必须重新研究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是我第一本要拜读的作品。这本书由刘电芝等近百名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费时几年打磨而成的科普丛书。纸质款,豆瓣评分不高,几乎看不到什么信息,但确实适合家长们一读。

比如“孩子做事总是三分热度,为什么?”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孩子洞察力弱、孩子怕黑、孩子也会得抑郁症、孩子的行为是“偷”还是“拿”……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所有的选题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邻居小欧的女儿琪琪今年上五年级了,夫妻俩都很重视孩子的阅读,买了很多课外读物给孩子,孩子也喜欢读书。但琪琪几乎都是快速浏览,只大意了解书中讲了什么,就把书丢在一边,从来没有深层去思考。无论父母怎么说,她就是我行我素,弄得母女关系紧张。

昨天小欧问我:“阿姨,琪琪这种阅读方式有用吗?我觉得是浪费时间啊 !”呵呵,刚好《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里面就有答案。

琪琪这种读书方式称之为囫囵吞枣式泛读,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实在的内容。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很多信息实际上是以内隐形式保留在孩子的头脑里,这对孩子将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内隐学习具有不易遗忘、不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学习成绩有随着时间而上升的迹象……

听到这样的解释,小欧顿时松了一口气。

《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具有科学性、专业性、通俗性。文章深入浅出,既提出问题,也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读性实操性都很强。

双减政策实施后,没有补习班的参与,原来水平差不多的孩子,也许会逐渐拉开距离,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区别。

“双减”落地,不妨学点心理学——读《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

“双减”落地,不妨学点心理学——读《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

学点儿童心理学,掌握教育孩子的尺度,很有必要。

通过阅读本书,深度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与外孙女的感情与日俱增,并没有出现因陪读弄得“鸡飞狗跳”。

标签: 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