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事实上,每个家庭在沟通中,聊天的内容没有多大的差别。往往都是,谈一些生活或工作中的琐事,或者相互之间分享一些新闻消息。
而产生不同家庭、不同类型亲子关系的原因,正是取决于一个家庭沟通的开放程度和意愿的遵从程度。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重点讲解了家庭成员间如何进行沟通,不同的沟通方式,带来的亲密关系也大不相同。
1.话题的开放程度高,同时遵从度低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成员间更加平等,鼓励相互独立与自我成长。
孩子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父母也会积极参与进来,用自己的经验帮孩子分清利弊。最终,由孩子自己拿主意。
这种家庭很少出现争吵与矛盾,所以家庭成员更加亲密。
2.话题开放程度高,同时遵从程度也高
这样的家庭,孩子虽然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附带的理由。父母也愿意用心倾听,但是最终决定还是由父母拍板。所以,有时会有一些小争吵,但一家人还是能感受到相互的关爱。
3.话题程度低,遵从度低的家庭
话题开放程度低,代表着家庭成员之间很少有互动,也很少交换相互的看法。
所以这样的家庭,虽然表面看似能够维持平稳,但实际家人之间只剩下冷漠。
孩子不会主动向父母提及自己的想法,而父母也从不过问孩子的事。
4.话题开放度低,遵从度高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大家很少公开讨论问题。同时,父母又要求孩子的想法与自己保持一致。
可以说,这种家庭就是一种独裁。
所以孩子根本不愿与父母讨论想法,而父母也只要求服从。
但是越压抑就越反抗。只要稍微有一些家庭矛盾,就会使亲密关系分崩离析。
对于一个健康的、幸福的家庭来说,只有开放程度高,能够相互讨论的,才是正确的沟通方法;而拒绝对话,高压独裁则会使一个家庭逐渐失去亲密关系。
标签: 亲子关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