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抑郁这个词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 被领导训了一顿,抑郁了。
· 下班想打个车,一看前面还有50个人,抑郁了。
· 回家辅导娃儿做作业,抑郁到怀疑人生。
从抑郁情绪到抑郁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遥远。虽然工作不顺是会导致心情不好,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抑郁症。但如果持续较长时间严重的低落情绪,并且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抑郁症
那么,就要小心可能是患病了。
至于为什么会得抑郁症,要搞清楚原因实在太困难了,涉及到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生物学上来看,可能与这些有关:
1、神经生物因素
抑郁症越严重,大脑前额叶和扣带回血流和代谢活动就越异常。
神经生物因素
2、神经生化因素
抑郁症患者的脑内单胺类,神经肽类等神经递质出现异常,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力不足等表现。
3、遗传因素
遗传学研究发现,家族中如果有抑郁症的亲人,后代中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要比家族中无抑郁症亲人的可能性要大,发病率大约是2~10倍。
遗传因素
4、神经免疫因素
情绪障碍或重大的生活事件可以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的异常也能够成为出现情绪障碍的原因。抑郁症患者体内各种细胞因子水平比正常人高,反过来细胞因子水平增高的人也会出现行为情绪的异常。
预防抑郁症,做好这3点 1、学会察觉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察觉自己有负性情绪的时候,可以向身边重要的人或者朋友去表达。现代社会的成年人,压力都很大,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家好像都不太敢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牢骚多了人家说你没有正能量,多大个人了又不好意思轻易哭,唾弃自己的放纵软弱,连发个朋友圈好像都只能展现莺歌燕舞等。其实,学会表达负面情绪是一种很好的释放方式。
运动健身
2、学会激活正性情绪
比如:运动健身、和朋友交流、聚会、阅读、听音乐。用正面的活动激活正面的情绪。
3、为自己的生活设定一些目标
目标一方面会给我们提供方向感,另一方面,在为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这种充实和富有意义的感觉也会改善我们的心情,显著降低我们抑郁情绪的产生。当然,这个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切合实际,并且可以实现的。目标定的过高,难以实现的话,反而会加重我们的无助感。
为自己的生活设定一些目标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而不是一些模糊难以衡量的概念。
比如,设定的目标是“我要多与人交往”就会有一些问题,因为,这样的目标难以衡量,我们没有办法来判断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多。
相反,假如我们把目标设定为:每周至少参加2次和朋友们的聚会,目标就会非常清晰,效果也会更好。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预防抑郁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感受生活中琐碎的快乐。
标签: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