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情感性精神症”(或称“情感性精神病”,又称“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
钱锡安 13354621145
是心境或情感性障碍的严重化,由情绪引起的一种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特征,故又名躁狂抑郁症。有的患者反复发作都表现为躁狂或者抑郁,称为单相情感性精神病;有的患者反复发作的表现既有躁狂又有抑郁的,称为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抑郁者发作机会更多。
又可分为6种:
⑴“躁狂型”(或躁狂期,躁狂症)。表现为情绪高涨,兴高采烈,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精神运动性激越,妄想,低级意向增强,记忆“增强”,兴奋不安。思维奔逸但还算协调,联想加快,言多语急,动作增多,离题的话滔滔不绝,“舌头跟着思维赛跑”,意念飘忽,注意力随境转移,还产生音连、意联。有的上街“维持交通”或演讲,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食欲、性欲一般是增强—亢进的,睡眠需求减少。有的面带笑状叙说个人不幸遭遇。智力无障碍,但自知力缺乏,易激惹,不顾公德,有的毁物伤人。青年人易得。躁狂症状与外界环境相协调,不荒谬也不脱离现实,有因果关系,所以感染人。
⑵“抑郁型”(或抑郁期,抑郁症)。自卑、自责、自罪,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精力减退,意志消沉、食欲下降、性欲减退、失眠,女性患者常闭经,思维迟缓但还协调,精神运动性迟滞,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意念沉重、少言语、常独处,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若为“内因性”(器质或生理功能性因素)者,宜药物治疗;若为“心因性”(社会心理因素)者,是心理咨询的对象。中年人易患。
注意神经症中的抑郁症与精神症抑郁型的区别与关系。面对抑郁症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神经症类而不是精神症类。
⑶“躁郁型”(或躁郁期,躁狂抑郁症)。双向情感交叉、交替出现。双相型(抑郁—躁狂—抑郁) 中医和民间称之为“癫狂”。
此外——
⑷“轻躁狂”。
⑸“儿童躁狂”。
⑹“老年躁狂”。
标签: 躁狂抑郁